什么是晨星行业分类
晨星行业分类是针对分散投入建立的分类系统,目的是协助投入者更好地了解基金经理的投入决策。该分类方式也是晨星旗舰工具------晨星行业金字(Morningstar Sector Delta)的基础。
行业分散性是投入历程中的关键之一。基金投入组合的分散化通常被认为与股票市值和投入风格有关,然而行业分散性也是同样重要的。例如,两只基金都侧重成长型股票的投入,但基金A重仓持有网络股,而基金B重仓持有生物医药股,则两者的投入组合和业绩表现大不一样。
对投入人来说,借助晨星行业分布可以对基金以及其他投入组合实行简便对比。并且在投入人构建自己的基金组合时,可以了解到新购买的基金对原有的组合来说,在行业上是起到互补作用或者仅仅是重复。此外,还可以更加深入地解析基金经理的投入策略,了解构成基金业绩的原由。
晨星行业分类的结构
2004年的晨星行业分类首先确定股票的行业分类,在此基础上研究基金投入组合的行业分布。晨星对股票的行业分类结构包含四个级别。分类结构中,最顶层是将股票分为信息、服务业、制造业三大超级行业。每个超级行业进一步细分为四个行业,构成12个一级行业。在一级行业的基础上,还可再细分为二级行业、三级行业,以便投入者更深入地研究基金投入的组成及其行业分布的变化。晨星行业分类结构如表一所示。
晨星在对股票实行行业分类时,首先从定义其三级行业开始,然后根据三级行业自动归入二级行业、一级行业和超级行业。例如,对于招商银行(600036),首先定义其三级行业为“地区性银行”,之后其二级行业自动归为"金融",一级行业归为“金融服务”,超级行业归入“服务业”。
股票三级行业的定义,紧要以上市企业的公开披露信息如年度报告为依据。晨星根据上市企业的收入和利润分布,将股票归入最能反映企业紧要收入和利润来源的三级行业。如果企业有多个收入和利润来源且没有紧要的收入和利润来源,则将其股票归为“综合”行业。
晨星行业分类的更新频率
晨星对股票的行业分类每年定期更新,在上市企业披露年度报告后实行检测。如上市企业发生重大变更,或出现别的情形使上市企业应归入其他更适当的行业时,晨星将立即对其重新检测。
晨星行业分类的改进
基金投入组合的分散化通常被认为与股票市值和投入风格有关,然而行业分散性也是同样重要的。晨星于2010年10月15日引入一套更符合逻辑的新行业分类,新的行业分类使投入合理分散化,目的是协助投入者更好地了解基金经理的投入决策。为了保持晨星全球方式论的一致性以及更加合理地反映股票的行业分类,晨星(中国)自2011年9月1日起将采用全球新行业分类标准。
新的行业分类将所有股票划分成三个紧要的经济领域或超级行业,分别为周期性行业,非周期性行业及敏感性行业。非周期性行业进一步细分为三个行业,周期性行业及敏感性行业分别进一步细分为四个行业,共构成11个一级行业。在一级行业的基础上,再细分为69个二级行业和148个三级行业。
从11个一级行业看,周期性行业包含基础材料,周期性消费,金融服务和房地产;非周期性行业包含非周期性消费,医疗保健和公用事业;敏感性行业包含通信服务,能源,工业和科技。
晨星在对股票实行行业分类时,首先从定义其三级行业开始,然后根据三级行业自动归入二级行业、一级行业和超级行业。三级行业的定义,根据上市企业的公开披露信息以及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来源,将股票归入相应的三级行业。如果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来源超过三个,且没有明确的收入与利润来源,企业将被划分至综合企业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