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有偿投入
有偿投入是“无偿投入”的对称。指对以回收投入为目的或对有偿还投入能力的对象所实行的投入。
有偿投入的具体介绍
国家预算内拨款改贷款安排的各类投入,各类利用银行贷款安排的投入,绝大部分利用外资安排的投入,以及各类出产性建设项目所消耗的投入等,均属此类。我国长期以来国家在预算内投入实行无偿投入.为了提高投入效益,而对有还款能力的建设项目,一律实行拨款改货款办法,即对国家预算内投入有偿使用,从而扩大了有偿投入的范围。
有偿使用投入的特点是:有借有还,谁借谁还.还本付息的方式、期限等均以协议或合同形式予以规范.
有偿投入的紧要方式:贷款担保、贴息垫息、入股分红等。
有偿投入与无偿投入
政府的投入方式按照投入性质划分为无偿性投入与有偿性投入。
有偿性财政支出形式紧要指政府采取政策性贷款和资本金注入等方式提给的财政投入,包含对有重要的社会效益或对国家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国民经济建设项目给予的扶持。所谓无偿投入就是政府部门为保障纯公益性部门提给的产品与服务能力所实行的投入。一般采取拨款形式投入资金。无偿投入体现了法律与契约赋予政府公共投入的应尽义务。
政府投入方式的选择:
政府投入的资金来源区别,资金成本就区别,这也决定了政府在投入方式上要有所选择。
政府投入的资金来源是多渠道的。依靠国家的行政力量获取的税收和各种行政事业收费,这些资金无需向纳税人和交费人支付资金成本且无需偿还,因此可以采取无偿投入的方式。以负债方式筹集的资金要在一定期限内偿还并支付资金成本,就要考虑资金使用效率和资金回报率,因此通过负债方式从国内外筹集资金,大多采取有偿投入的方式。
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在某些状况下,无偿的资金来源可采取有偿投入方式,而有偿的资金来源可采取无偿投入方式,一般来说,只要保持结构上与数量上的基本一致,选择哪种投入方式都是可行的。政府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在有条件的地区开始以财政拨款和贴息成立“农产品价格支持基金”,并创造条件,逐步将财政拨款改为有偿投入,不再让政府经营管理部门参与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