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水运成本
水运成本指的是航运企业为完成一定量的客货运输任务而支出的费用总额。它是反映航运企业工作质量的综合指标之一。举凡劳动出产率水平,固定资产利用程度,燃料、物料消耗水平,货币资金运用状况,运输服务质量,以及经营管理水平等,都能在水运成本中有所反映。因此,水运成本既是考核航运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作出企业经营上最优化决策的依据。以尽量少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消耗创造尽可能多的运输产品的成本经营管理,是航运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水运成本经营管理
水运成本经营管理包含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和成本解析。
- 成本计划:费用支出发生以前,以货币的形式为航运企业完成一定的客货运输量规范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消耗限额。它用于指导、监督、控制、考核和评价航运企业的经济行为。
- 成本控制:对成本计划中某些项目,如燃料消耗、物料消耗、人员编制等,通过调查研究,根据大量的统计数据,从具体状况出发,制定切合实际的定额,并结合奖惩制度,对费用开支实行控制。
- 成本核算:按照航运企业业务经营和经营管理的需要,对已发生的费用支出实行归集和计算。
- 成本解析:根据成本核算的资料,对比成本计划,从各费用要素的增减变化和成本的结构变化,对影响成本高低的紧要因素和原因实行解析。根据成本解析,可寻求降低成本的途径。
成本经营管理中,成本核算既是检查和监督成本计划和各项定额执行状况的重要手段,也是实行成本解析、编制新的成本计划和制定新的定额的紧要依据,因此是成本经营管理的核心。成本核算是指按照费用的性质和用途,以航运企业所经营的区别业务(或区别船舶、区别航线、出产周期)为对象,在各项业务间归集费用,并计算表明各项业务总的费用水平和费用结构的总成本,以及表明单位产量或工作量的成本。
航运企业所经营的紧要业务是运输业务,因此,首先以单一的运输业务为对象归集费用,综合计算运输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水运成本核算
- 以营运船舶为对象,分船归集费用,核算单船成本。
- 以区别的运输业务为对象,分别按客运和货运归集费用,核算客运成本和货运成本。
- 以营运船舶就航的航线为对象,按航线归集费用,核算航线成本。
- 以一个出产周期即航次为对象,按航次归集费用,核算航次成本。由于船舶是航运企业的基本单位,而且按费用发生的地点归集费用是会计核算的基本方式,因此单船成本是上述几种成本核算的基础。有了单船成本,即可计算客运成本和货运成本,以及航线成本。航次成本是单船成本按航次的分解。远洋运输航线长,航次时间也长,区别航线的区别航次、同一航线的区别航次的航次成本差别很大,加以大宗货的运输多数是以航次租船(见租船合同)的方式承运,因此,航次成本核算的工作量虽然很大,在远洋运输中仍不可少。
水运成本费用开支范围
规范费用开支范围,按照规范的开支标准和提存比例计算应计的费用,是保证水运成本核算准确性,按照区别的成本核算对象实行成本核算的第一步。船舶运输成本应计入的费用紧要有:包含船员和经营管理部门职工的工资及按工资总额计提的工资附加费;包含船舶在内的出产和经营管理部门耗用的燃料、物料、低值易耗品、工属具、劳保用品等费用以及外付的装卸费、动力及照明费;按照规范提取的船舶和其他固定资产的基本折旧基金、修理基金及中小修理费用;船舶的港口费、货物装卸费及代理费;船舶海损、机损和运输历程中发生的货损、货差等事故损失的赔偿金;出产和经营管理部门发生的其他应计入成本的费用。
(1)费用项目的分类
水运成本核算的准确性,还决定于费用项目分类的合理性。为了研究和解析水运成本变动的状况及其原因,需要按照成本核算区别对象的要求,对费用项目实行合理的分类。最常用的分类方式紧要有以下几种。
(2)按费用的经济性质分类
根据费用的经济性质,船舶运输出产的营运费用紧要包含物化劳动和活劳动两部分消耗所需费用。物化劳动消耗所需费用包含运输出产耗用的燃料、材料、动力的费用,因使用各种固定资产而提取的折旧,以及其他各种物质消耗的支出;活劳动消耗所需费用包含支付给船员和职工的工资及工资附加费。按这种方式分类的各种费用项目为单要素费用,或称营运费用要素,即不论费用发生的地点,也不论成本核算的对象,凡属同一经济性质的费用,均作为一个费用要素的费用。将上述各项费用按费用要素分类组织核算是成本核算的最简单方式,它可以从总体上研究和解析各要素的消耗状况,研究营运费用的构成,就占比重较大的费用要素采取节约费用的措施,争取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
(3)按费用的经济用途分类
根据费用的实际用途和发生地点实行归类,是核算各项区别业务成本的基础。按这种方式划分的各种费用项目称为成本项目。因此这种分类方式又称按成本项目分类。航运企业可以将船舶运输成本分为船舶费用和企业经营管理费两个成本项目。其中船舶费用指船舶从事客货运输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包含船员工资、船员伙食费、工资附加费、燃料费、润料费、材料费、船舶基本折旧、修理基金提存、保险费、港口费、货物费、垫舱物料费、事故损失和其他费用等。不是直接发生于营运船舶从事的运输业务,而属于航运企业经营各项业务共同发生的费用,如职工的工资、办公用房的基本折旧和其他办公费用等归集为企业经营管理费。营运费用按经济用途分类,可以据以核算企业所经营各类业务的成本,既便于研究解析成本升降的具体原因,寻求节约营运费用的途径,也为制定费率(如运价)提给必要的依据。
(4)按费用计入成本核算对象的方式分类
营运费用按计入成本的方式可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或称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费用指从事某种业务作业时直接发生的,可以直接计入而不需要通过分配方式计入成本核算对象的费用;间接费用指为实行几种业务而共同发生的只有按照规范的分配方式和分配标准,经过分摊才能分别计入各成本核算对象的费用。在以各个营运船舶为对象核算单船成本时,所有的船舶费用均可按照费用发生地点,直接计入每一单船成本,这些都是直接费用,而企业经营管理费则是经营各营运船舶共同发生的费用,只能通过一定的分配方式,分配计入各单船成本,所以属于间接费用。
营运费用按计入成本核算对象的方式分类的紧要目的在于尽可能使各种费用计入应计入的成本核算对象中,以求正确反映成本水平,有的放矢地寻求降低成本的途径。
(5)按费用与产品产量的关系分类
营运费用按其发生数额与产品产量的关系可分为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或称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固定费用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其数额与产品、产量、航线等没有直接关系的费用;变动费用是指在一定时期内,费用总额与产品、产量、航线等有直接或一定比例关系的各项费用。当核算船舶航次成本时,船舶固定费用包含船员工资、船员伙食费、航行津贴、工资附加费、润料费、材料费、船舶基本折旧费、修理基金提存、保险费和其他与产品、产量(客货周转量)无直接关系的费用,而船舶变动费用包含燃料费、港口费、货物费、垫舱物料费等。划分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既有利于成本解析,也便于在航次租船中就具体航次估算运价。此外,还易于探索降低成本的方向和途径。比如固定费用与产量等因素变动的关系不大,因此,降低这部分费用,紧要应该在节约支出的绝对量方面采取措施;变动费用因与产量的变动有直接关系,因此,降低这部分费用,紧要应从提高船舶和港口的工作效率方面着手,同时采取措施降低各种消耗定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