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流程制造
流程制造是指被加工对象不间断地通过出产设备,通过一系列的加工装置使原材料实行化学或物理变化,最终得到产品。
流程制造的内容
流程制造包含重复出产(Repetitive Manufacturing)和连续出产(Continuous Manufacturing)两种类型。
重复出产又叫大批量出产,与连续出产有很多相同之处,区别仅在于出产的产品是否可分离。重复出产的产品通常可一个个分开,它是由离散制造的高度标准化后,为批量出产而形成的一种方式;
连续出产的产品是连续不断地经过加工设备,一批产品通常不可分开。
目前市场上绝大多数的ERP都是针对离散性制造企业的,这些软件厂商声称其可以做流程型制造企业的ERP,然而经营管理流程上存在的巨大差异标志着一款针对离散型或是混合型的ERP很难在流程型的制造企业中取得成功的应用。流程型制造企业在选择ERP时要多加注意。
流程型制造是指被加工对像不间断地通过出产设备,通过一系列的加工装置使原材料实行化学或物理变化,最终得到产品。由于流程制造中物料的变动性强,工艺流程的制约变量多,造成了其在出产、物流经营管理上与离散行业的显着差异。它区别于离散性制造企业,对“流程制造”有着独特的要求,对具备附产品、联合产品的出产历程的经营管理,以及对库存的经营管理与离散型制造企业有着显著的区别。因此,选择专业的软件厂商和软件对于流程型制造企业意义重大。
流程型制造企业的出产特征
A、出产计划
a) 计划制定简单,常以日产量的方式下达计划,计划也相对稳定;
b) 出产设备的能力固定。
B、出产历程控制
a) 工艺固定,工作中心的安排符合工艺路线。通过各个工作中心的时间接近相同;
b) 工作中心是专门出产有限的相似的产品,工具和设备为专门的产品而设计;
c) 物料从一个工作点到另外一个工作点使用机器传动,有一些在制品库存;
d) 出产历程紧要专注于物料的数量、质量和工艺参数的控制;
e) 因为工作流程是自动的,实施和控制相对简单;
f) 出产领料常以倒冲的方式实行。
连续出产企业的特有特征:
1) 配方的经营管理要求很高,如配方的安全性、保密性;
2) 需要对产品的质量实行实行跟踪,往往需要从产成品到半成品、供应商等实行跟踪,因此对批次经营管理要求较高;
3) 某些产品常常有保质期;
4) 出产历程中常常出现联产品、副产品、等级品。
流程制造的历程分解解析
将流程出产历程实行这样分解:把要出产加工物料的历程分解成各个逻辑阶段,每个阶段的大小、粗细由具体状况(如计量统计手段、经营管理方式、物料变化、资源投入等等因素)而定。每个阶段有一个以上的配方(recipe),配方由资源(材料、人工、机器和杂项费用等)的投入产出及约束条件(如质量控制、工艺指标控制)来组成。
把各个流程阶段按出产加工顺序串接或并接在一起就可形成简单或复杂的出产流程。各个阶段可以有多个输出和输入。
各个阶段的物料输入可以是从库存来,也可以从上一阶段的输出来提给,还可以是下游阶段返回的循环加工料。而每个阶段的输出可以是到库存,也可以为下一阶段提给原料,还可以直接销售,并可能有损耗、废料和副产品。企业根据产品选择所需的各阶段组成在一起就形成一个出产规格,例如上图产品A的出产规格由三个阶段组成,其中第二个阶段还产出副产品。出产流程网络建立起来后,根据现场实际,定义各阶段配方的资源投入产出及约束,定义好各个出产阶段所需时间率,对于有多个产出称之为联产品(co-products),用平均法、控制其中某项产品法、加权平均法或最大最小批量法等等来确定联产品之间的关系,即确定了他们之间的数量和成本关系。
这里要说明的是:一个阶段可以被多个配方和出产规格使用,但每个出产规格中的阶段只能用一次。一个出产规格定义了一个出产制造历程,以出产一个或多个成品、半成品或副产品。各阶段的各种配方定义好后,各种产品所需要的原材料、机器设备使用时间、操作人员、杂项费用、辅助材料(如化工的催化剂、制酒的发酵剂等等)系统就自动算出除人员以外的各项数据。为出产准备材料采购提给订单依据(同时检查库存),算出的费用也可以作为标准成本,当多个产品需要同时使用同一个机器时,为出产经营管理人员根据作业需求提给出产调度顺序。
流程出产中的物料特性很重要,如危险性、挥发性、使用期限、卫生检疫、成分的安定性、准备时间等等,使得在出产编排、采购、存放布局、物料发放等都要充分考虑物料特性。为了维持连续出产还需要考虑安全库存量。由于物料成分的波动性、出产历程的不稳定性,需要考虑补偿计划,这就是动态配方。
视具体实际将出产经营管理的基础框架的各个元素构建好,对于大规模企业还要设定部门(Division)、工厂、出产线和作业控制区等的关系,以便于有效经营管理。这时出产历程的每个行为都与采购、仓库、财务、销售、设备状况等紧密相关。例如,发一批料给出产线,仓库即根据出产计划发出一批适合的料,QC系统自动注明这个批次的料所要经过的出产阶段、各阶段所要实行的检测……,同时产生一个会计分路自动过帐到总帐等等。要求能将财务与供应、销售信息完整地反应在出产上。
考虑市场预测、已有的客户订单及现有的产品库存等因素制定主出产进度(MPS),同时产生物料需求计划,加入设备产能限制,充分对照装置维修计划,制定出最终出产的长、中、短期计划。至此,整个出产经营管理流程就基本打通了。
在出产开始后,向ERP系统输入全历程、逐阶段的资源投入、物料产出及各点的检验检测结果。这个历程可以是手工或者是系统自动实行,取决于具体条件。这样系统就实时记录了全历程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