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制造

什么是离散制造

制造业按其产品制造工艺历程特点总体上可概括为连续制造和离散制造。相对于连续制造,离散制造的产品往往由多个零件经过一系列并不连续的工序的加工最终装配而成。加工和销售此类产品的企业可以称为离散制造型企业。例如属于出产资料出产的机械、电子设备制造业,属于生活资料出产的机电整合消费产品制造业。

离散制造型企业一般都包含零部件加工、零部件装配成产品等历程。在这类企业中,有些企业偏重于零部件制造,我们称之为离散加工型企业;有些偏重于装配,我们称之为装配型企业;有些则加工和装配都紧要由自身完成,这类企业无论大小,相对前面两类企业来说要复杂一些。整个离散制造业就是由此三类企业相互关连配套而组成的产业链网络。

离散制造中产品的出产历程通常被分解成很多加工任务来完成。每项任务仅要求企业的一小部分能力和资源。企业一般将功能类似的设备按照空间和行政经营管理建成一些出产组织(部门、工段或小组)。在每个部门,工件从一个工作中心到另外一个工作中心实行区别类型的工序加工。企业常常按照紧要的工艺流程安排出产设备的位置,以使物料的传输距离最小。另外其加工的工艺路线和设备的使用也是非常灵活的,在产品设计、处理需求和定货数量方面变动较多。

离散制造的特点

从产品形态来说,离散制造的产品相对较为复杂,包含多个零部件,一般具备相对较为固定的产品结构和零部件配套关系。

从产品种类来说,一般的离散制造型企业都出产相关和不相关的较多品种和系列的产品。这就决定企业物料的多样性。

从加工历程看,离散制造型企业出产历程是由区别零部件加工子历程或并联或串连组成的复杂的历程,其历程中包含着更多的变化和不确定因素。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离散制造型企业的历程控制更为复杂和多变。

离散制造型的企业的产能不像连续型企业紧要由硬件(设备产能能)决定,而紧要以软件(加工要素的配置合理性)决定。同样规模和硬件设施的区别离散型企业因其经营管理水平的差异导致的结果可能有天壤之别,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离散制造型企业通过软件(此处为广义的软件,相对硬件设施而言)方面的改进来提升竞争力更具潜力。

1、出产计划

a) 影响计划的因素较多,出产计划的制订非常复杂;

b) 能力需求是根据每个产品混合建立,并且很难预测。

2、出产历程控制

a) 出产任务多,出产历程控制非常困难;

b) 出产数据多,且数据的收集、维护和检索工作量大;

c) 工作流根据特定产品的区别经过区别的加工车间。因每个出产任务对同一车间能力的需求区别,因此工作流经常出现不平衡;

d) 因产品的种类变化较多,非标准产品多,设备和工人必须有足够灵活的适应能力;

e) 通常状况下,一个产品的加工周期较长,每项工作在工作中心前的排队时间很长,引起加工时间的延迟和在制品库存的增加。

3、成本经营管理

a) 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废品频繁出入库、成本计算复杂,需要针对成本对象并随着出产历程实行成本的归集和分配;

b) 使用标准成本法实行成本核算;

c) 注重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的差异比较和区别角度的成本解析。

离散制造业的关注重点

任何企业无论大小,都有自身的业务流程、经营管理系统和企业组织。

对于离散制造型企业,粗框架的业务流程由以下几个紧要业务组成:出产用料采购、物料储存、零部件加工、装配、产品销售等。

对紧要的业务流程的经营管理由以下几个业务经营管理系统完成:采购经营管理、仓库经营管理、出产历程经营管理、销售经营管理等。

为有效完成企业业务历程产生了其他辅助职能经营管理系统,如:财务经营管理、品质经营管理、人事经营管理等。 所有的经营管理执行都由人来完成,知识合理、职责分明的人被配置在区别部门中,就形成了企业的组织结构。

由于离散型制造企业具备较多的物料(广义的物料),因此其运作和经营管理是围绕物料及其变化历程展开的。可以说离散制造型企业是以物料为紧要操作对象,这些物料有基本信息,其变化历程(形态变化、位置变化、价值增值等)衍生了其他信息,经营管理系统正是通过对物料的信息处理、解析来决策对实体物流实施何种动作。

离散制造的ERP

1.基础数据准确及完善产品结构关系

包含:完整的物料信息、物料清单(BOM)、产品结构、工作中心、工艺路线和其他企业基本资料。

2.物流经营管理

包含:销售业务经营管理、库存经营管理、采购业务经营管理、物流数据的解析

3.出产计划

MRP(物料需求计划)的必要性,大量的物料处理通过MRP运算固然可以高效产生采购计划和出产计划,但计算的准确性则依赖于准确的基础信息,包含准确的材料定额、采购和加工提前期、工艺路线、工作中心能力等。而以上几个影响MRP运算准确性的参数,由于本身的多变性,在一般的企业是难以准确提给的,因此对于MRP应有客观认识,其计算结果只具备参考价值,须经过相应修改,而不能直接作为出产运作的依据。

4.出产经营管理

先完善出产物料经营管理,在物流数据准确的基础上再实行出产运作的经营管理。包含包含车间运作经营管理等。

5.质量经营管理

质量经营管理是贯穿于企业出产全出产经营运作的全历程,根据自身状况可以有区别程度的导入。

6.财务经营管理

业务运行历程中资金流是自动产生的,财务经营管理只是对资金信息的处理和解析。在业务运作规范正常后准确的财务信息处理是水到渠成的,不可以在基础业务经营管理尚未理顺时一开始就要求财务数据的准确。

7.其他辅助职能的经营管理

如设备经营管理、人力资源经营管理、计量器具经营管理等由于和紧要业务关系不是特别密切,相对较容易实现。不必一开始就特别关注,如果有资金和时间可以逐步导入。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含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