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标准化面试?
标准化面试又称结构化面试,它通过设计面试所涉及的内容、试题评分标准、评分方式、分数等并加以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对面试者实行系统的面试。其紧要目的是评估应聘者工作能力的高低及是否能适应该岗位工作,同时也是对工作状况的预先介绍,实行企业形象宣传。
标准化面试测评要素一般包含以下三大类:
(1)一般能力,包含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2)领导能力,包含计划能力、决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应变能力、选拔职位需要的特殊能力等。
(3)个性特征,包含个人的气质风度、情绪稳定性、自我认知等。
每个企业都应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确定面试的具体要求,如面试达到的目的、职位的具体要求等。
实行标准化面试的意义
1、对应聘者工作能力实行评估
对应聘者工作能力的高低实行评估,是面试环节中很重要的一环。企业通过标准化面试,收集应聘者的信息,有助于正确判断应聘者的技能和能力,以及其是否能胜任此项工作。
2、判定应聘者能否胜任该岗位工作
标准化面试的优势就是可以对应聘者的个性与今后的工作内容是否吻合实行判定,从而确定该应聘者和企业的文化氛围、工作环境以及其他人员是否适应。
3、对工作状况实行预先介绍
标准化面试的目的之一就是对企业的工作实行预先的介绍,使应聘者有机会了解工作状况,同时鼓励合适的人来争取应聘,并打消那些不合适的人应聘的念头。
4、实行企业形象宣传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应聘的历程是应聘者认识企业的历程,也是企业实行自我宣传的历程。面试环节将集中体现企业的各方面的实力,对应聘者的印象也会最深刻。在面试历程中实行企业宣传时要注意,不能只讲解企业的状况和进展方向,还要注重面试人员自身的素质甚至包含面试人员的着装、举止等。如果不注意这些细节,宣传的效果就可能是负面的。
标准化面试的要求
1、面试问题标准化
即面试问题要围绕职位要求的知识、技术和能力,和应试者工作经历、教育背景来拟订,让应试者就某一问题发表见解或阐述自己的观点。
2、面试要素标准化
即根据面试要求,确定面试要素,并对各要素分配相应权重。同时,在实行完每一面试题目后,应给出该题测评要素(或考查要点),并给出答题要点(或参考答案),供考官评分时参考。
3、评分标准标准化
“评分标准”是观察要点标准与水平刻度的对应关系,是每个测评要素区别表现的量化评分指标。这一标准将具体体现在与面试试题相配套的面试评价表上。
4、面试程序及时间安排标准化
标准化面试应按照严格的程序实行,时间一般在30分钟,具体视面试题目的数量而定,同时对每一题目也应限制时间,一般每个题问答时间在5分钟左右。
5、考官选择标准化
考官数量一般应为5~9名,依据用人岗位需要,按专业、职务、年龄及性别按一定比例科学化配置,其中设主考官一名,具体负责向应试者提问并总体把握面试的进程。
标准化面试的工作流程
1、做出准确的工作解析
从工作职责,所需知识、技能和能力,以及其他工作资格条件的角度撰写工作说明。
2、解析工作职责信息、评定工作职责
工作解析得到一系列工作职责。根据每一工作职责对工作成功的重要性及执行所需要的时间来评定每一工作职责。我们的紧要目的是界定岗位的紧要职责。
3、设计相关的面试问题
问题必须在职位责任清单的基础上提出,而且应保证针对那些紧要的责任来提出更多的问题。
4、对设计的面试问题设置参考答案,并罗列得分要点
为每一关键事件问题制定一个5分制答案评定量表,并规范最佳答案(5分)的具体回答;最低可接受的答案(3分);以及最差的答案(1分)。
5、组织面试小组实行面试
对于以小组形式实行的面试,需要指定一个面试小组。成员一般以3~6人为宜,面试时应选择在一个安静、舒适、没有压力的地方实行。
一般说来,最好指定一个主试者,由他向应聘者介绍面试小组成员,并负责向应聘者提出问题。在面谈结束的时候,招聘者应该向应聘者解释下一步招聘录用工作的步骤,并告诉他们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向负责招聘工作的人力资源部提出。
总结
在组织标准化面试时考官的选取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环,一般来说要选择那些品格正直、修养良好,能保持中立且客观、公正的人。这些考官要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要能明确组织状况及空缺职位的要求;要能熟练地运用区别的面试技巧;要具备较强的把握人际关系的能力和良好的自我认知能力;要善于听取应试者的陈述;还要熟悉面试题目,统一评分标准,做到评分公正、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