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自主保全
自主保全是设备使用部门在设备经营管理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自行对设备实施日常经营管理和维护。
自主保全的本质
1.清扫就是点检
通过和设备的“亲密接触”,可以发现异常及缺陷。如:松动、磨损、偏移、震动、声音异常、发热、漏油、漏水及漏气等。
2.设备日常经营管理制度化(8定)
- 定人。明确设备操作者或专职的点检员;
- 定点、明确点检部位、项目和内容;
- 定量。定量化经营管理以及对劣化倾向的定量化测定;
- 定期。明确区别设备、区别关键点、制定区别的点检周期;
- 定标。明确是否正常的判断标准;
- 定项、指导点检按规范的要求实行;
- 定记录。包含点检记录、异常记录、故障记录及进展倾向记录;
- 定法。明确点检作业和点检结果的处理程序。
自主保全的意义
自主保全是设备使用部门在设备经营管理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自行对设备实施日常经营管理和维护,实施自主保全是自主经营管理最基本的要求:
1.操作者最熟悉设备
当人的身体不舒服时,身体的使用者即自己最清楚问题出在哪里;设备一旦出现异常了,设备的操作使用者,即操作员最了解前因后果。人如果自己不爱惜自己的身体,设备操作者自己不爱惜自己的设备,仅靠医生或专业设备经营管理人员来定期检查维护,是远远不够的。
2.日常预防事半功倍
设备的故障一般分为两种:
- 自然老化引发的故障:由于设备的运行、学原因而引起的寿命降低和性能劣化;
- 人为造成的故障:使用不当、保养不善、原因引起的性能降低或寿命降低。
现场专家对故障的研究结果表明以上的两类故障有70%是可以通过事先的点检(紧固螺丝、及时正确补油、清扫清洁)来发现,并加以避免的。
3.加强员工的自主经营管理能力
推行自主保全有以下三方面的积极意义:
- 员工通过学习设备的基本知识,能实行正确的操作,减少故障、不良的发生;
- 员工掌握点检技能,能够早期发现异常,事前防止故障、不良的发生;
- 通过日常的自主保全,能够提高异常的发现、修复、改善技能,达到设备利用的极限化。
所以,设备实行“淮使用谁经营管理”的原则,推行自主保全行为,对设备故障的预防和综合效率的提升具备重要意义。
自主保全的内容
自主保全就是由设备操作者实行的防止人为劣化的行为,也即对设备使用的基本条件实行维护和经营管理的行为。
自主保全行为以制造部门为中心,是每个作业者的行为:维持设备的基本条件(清扫,润滑,紧固)→遵守使用条件→依据点检使劣化复原→培养设备强有力的作业者→实现自主经营管理的目标。
通过反复实行教育、训练和实践,最终作业者能够按照自己参与设定的标准实行操作和设备的经营管理。但是,长时间以来,国内许多企业形成“设备保全是专门保修人员应该做的事”的观念,即“我是出产人员,你是修理人员”的思考方式已经根深蒂固。因此,企业要想有效推行TPM的话,首先要强调“作业者的自主保全”,即要在全员范围内形成“自己的设备自己负责”的观念;其次,要让作业人员具备自主保全的能力。
自主保全是采用逐步推进的方式实行一个个的项目训练和实施,掌握一个步骤的知识并确认合格后,才能进入下一个步骤。这是因为人员的思考方式和企业的“体质”是不能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要真正实现自主保全体制通常需要2~3年的时间,甚至更长。
一般来说,企业的自主保全分为五个步骤,稍后我们会作详细的陈述。有些企业对此做了延伸和扩展,推出了七个步骤。无论是按照五个步骤还是七个步骤,我们都不能教条,必须根据企业的实际状况实行调整。比如,有些企业的设备点检制度已经非常全面,只是不够深入或者操作性差一点,在推行自主保全时就要有所侧重。
从设备的运转到产品的产出,作业人员除了要尽力维持设备应有的状态外,还要有不出产出不良品的决心和能力。为了保证“在必要时,出产出所需的良品数量”,现场各部门首先要保证设备处于健康的运行状态。
为了保证设备的健康运转,班组负责操作设备的人员在自主保全行为中以“防止劣化的行为”为中心,实行正确的设备操作及正确的换模换线、调整、基本条件(清扫、润滑、螺丝紧固)等的工作。另外,还要实行“测定劣化的行为”,即依据确认设备使用条件及设备的日常点检、定期点检工作,早期发现异常的原因。最后是“劣化复原行为”,实行小整备(即简单的零件交换,异常时的应急措施)与异常的处理、联络。
自主保全行为的内容包含:
1.防止劣化
- 实行有效的清扫、润滑、紧固等工作;
- 正确的操作(防止人为的错误);
- 基本条件的整备;
- 调整(紧要是运转的准备,产品更换上的调整,防止出现品质不良);
- 记录保全数据,包含反馈MP(Maintenance Prevention),保全预防设计,以防止同样的问题再次发生。
2.对劣化实行测定
- 日常点检;
- 定期点检。
3.对劣化实行复原
- 小整备(简单的零件交换,异常时的应急措施);
- 故障及其他缺陷发生时迅速且正确地联络专业保全人员;
- 支援专业保全人员的突击性修理。
自主保全的阶段
1.自主设备经营管理三个步骤
自主设备经营管理三个步骤是:日常的防止劣化、发现劣化、改善劣化阶段。要在作业中注意预防,一旦有隐患出现,比如螺丝松动、设备运转时间变长的状况,应立即停机并马上检修。
(1)防止劣化的阶段。
防止劣化紧要在于对日常设备的检查。
检查项目:
①设备周边环境的整顿。
②设备表面的清扫。
③给设备上润滑油、能耗油。
④螺丝的紧锁。
⑤设备声音是否异常。
这些工作必须每天坚持不断地做,并保持记录。
(2)发现劣化的阶段。
发现劣化紧要是定期检查,一般的企业都是周检制。
检查项目紧要设备的精度、设备性能、设备的温度是否达到要求。这些检测紧要通过仪器来检测,如果可以用肉眼看见的,必须随时注意。
(3)改善劣化的阶段。
2.自主保全七大步骤
自主保全行为包含七个方面的内容,整个TPM行为围绕这七个内容展开。其各个步骤行为内容如表1所示:
表2 各个步骤行为内容
1 | 初期清扫5S | (1)清扫设备 (2)清扫设备周围 (5)将设备上的油与产品残留物擦干净 |
2 | 发生源寻找与解决 | (1)找到发生污染的地方,如漏油的地方 (2)制定防治方案 |
3 | 制定设备自主保全的标准 | (1)制定设备保养的周期 (2)制定设备保养的责任人 (3)制定设备保养的奖惩办法 |
4 | 设备总点检 | (1)规范设备保养的项目与保养点 (2)遵照保养制度执行 |
5 | 目视经营管理 | (1)将需要保养的地方用颜色表示 (2)将保养的要点写在眼睛看得到的地方 |
6 | 调整、整顿 | (1)对点捡的实施状况实行总结 (2)调整、整顿保养方式 |
7 | 建立经营管理制度 | (1)建立自主保养体系制度 (2)建立自主保养的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