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经济学
计量经济学是以一定的经济理论和统计资料为基础,运用数学、统计学方式与电脑技术,以建立经济计量模型为紧要手段,定量解析研究具备随机性特性的经济变量关系。紧要内容包含理论计量经济学和应用经济计量学。理论经济计量学紧要研究如何运用、改造和进展数理统计的方式,使之成为随机经济关系测定的特殊方式。应用计量经济学是在一定的经济理论的指导下,以反映事实的统计数据为依据,用经济计量方式研究经济数学模型的实用化或探索实证经济规律。广泛采用计算机组织教学,着重培养学生定量解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什么是计量经济学
据说在经济学中,应用数学方式的历史可追溯到三百多年前的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威廉·配第的《政治算术》的问世(1676年)。
“计量经济学”一词,英文“Econometrics”一词最早是由挪威经济学家R.Frich于1926年仿照“Biometrics”(“生物计量学” )提出来的。中文译名有两种:经济计量学与计量经济学。前者试图从名称上强调它是一门计量经济行为方式论的学科;后者试图通过名称强调它是一门经济学科。 随后1930年成立了国际计量经济学学会,在1933年创办了《计量经济学》杂志。
经济学分支学科 | |||||||||||||||||||||||||||||||||||||||||||||||||||||||||||||||||||||||||||||||||||||||||||||||||||||||||||||||||||||||||||||||||||||||||||||||||||||||||||||||||||||||||||||||||
---|---|---|---|---|---|---|---|---|---|---|---|---|---|---|---|---|---|---|---|---|---|---|---|---|---|---|---|---|---|---|---|---|---|---|---|---|---|---|---|---|---|---|---|---|---|---|---|---|---|---|---|---|---|---|---|---|---|---|---|---|---|---|---|---|---|---|---|---|---|---|---|---|---|---|---|---|---|---|---|---|---|---|---|---|---|---|---|---|---|---|---|---|---|---|---|---|---|---|---|---|---|---|---|---|---|---|---|---|---|---|---|---|---|---|---|---|---|---|---|---|---|---|---|---|---|---|---|---|---|---|---|---|---|---|---|---|---|---|---|---|---|---|---|---|---|---|---|---|---|---|---|---|---|---|---|---|---|---|---|---|---|---|---|---|---|---|---|---|---|---|---|---|---|---|---|---|---|
| |||||||||||||||||||||||||||||||||||||||||||||||||||||||||||||||||||||||||||||||||||||||||||||||||||||||||||||||||||||||||||||||||||||||||||||||||||||||||||||||||||||||||||||||||
[编辑] |
我们应如何理解“计量经济学”的含义?弗里希在《计量经济学》的创刊词中说到:“用数学方式探讨经济学可以从好几个方面着手,但任何一方面都不能与计量经济学混为一谈。计量经济学与经济统计学决非一码事;它也区别于我们所说的一般经济理论,尽管经济理论大部分都具备一定的数量特征;计量经济学也不应视为数学应用于经济学的同义语。经验表明,统计学、经济理论和数学这三者对于真正了解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数量关系来说,都是必要的,但各自并非是充分条件。而三者结合起来,就有力量,这种结合便构成了计量经济学。”
后来美国著名计量经济学家克莱因也认为:计量经济学是数学、统计技术和经济解析的综合。也可以说,计量经济学不仅是指对经济现象加以测量,而且表明是根据一定的经济理论实行计量的意思。
计量经济学的基础是一整套建立在数理统计理论上的计量方式,属于计量经济学的“硬件”,计量经济学的紧要用途或目的紧要有两个方面:
理论检验。这是计量经济学用途最为紧要的和可靠的方面。这也是计量经济学本身的一个紧要内容。
预测应用。从理论研究和方式的最终目的看,预测(包含政策评价)当然是计量经济学最终任务,必须注意学习和了解,但其预测的可靠性或有效性是我们应十分注意的。
计量经济学的进展
国外进展状况。计量经济学首先紧要用于微观经济解析,宏观经济理论出现后,在宏观经济方面的应用进展很快,同时,由于计算机的出现和迅速进展,更加促进了计量经济学的进展,特别是二十世纪60~80年代初期,可以说是西方经济学中进展最快的一个领域。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
国内进展状况。上世纪五十年代未,有人开始过研究,但很快就中断了。直到70年代未,才恢复有关研究和学习,80年代后期是快速进展时期。同样,存在一些重大的问题。
计量经济学的学习方式问题
与一般的数学方式相比,计量经济学方式有十分重要的特点和意义:
研究对象发生了较大变化。即从研究确定性问题转向非确定性问题,其对象的性质和意义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因此,在方式的思路上、方式的性质上和方式的结果上,都将出现全新的变化。
研究方式发生根本变化。计量经济学方式的基础是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是一种新的数学形式。学习中要十分注意其基本概念和方式思路的理解和把握,要充分认识其方式与其它数学方式的根本区别之处。
研究的结果发生了变化。我们应该知道,计量经济学模型的结论是概率意义上的,也可以说是不太确定的。但真正要理解其不确定性的含义,并不那么简单,学习中需要始终关注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