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事业部制组织结构
超事业部制组织结构产生的背景
70年代中期,出现了事业部制的变种----超事业部制. 其原因在于随着大企业的迅速扩张,事业部越来越多, 以通用电气企业(GE)而言.自50年代初期共分20个事业部,到1967年便膨胀到50多个,这使得组织的协调成本加大;而美国70年代的经济停滞,更 加剧了企业的困难.于是从1971年开始,通用电器在最高领导和事业部之间设立了5个“超事业部”(执行部),统辖协调所属事业部行为,由副总经理负责; 事业部日常事务决策,向执行部报告,以加强协调。1978年1月这种体制正式确立,其后一些大企业也相继采用类似结构,它反映了70年代大企业的集权倾 向。
什么是超事业部制组织结构
超事业部制又叫做“执行部制”。是在事业部制组织结构的基础上,20世纪70年代美国和日本的一些大企业又出现了一种新的经营管理组织结构形式。它是在组织最高经营管理层和各个事业部之间增加了一级经营管理机构,负责管辖和协调所属各个事业部的行为,使领导方式在分权的基础上又适当的集中。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集中几个事业部的力量 共同研究和开发新产品,可以更好的协调各事业部的行为,从而能够增强组织行为的灵活性。
超事业部制图示:
超事业部制的优缺点
超事业部制可以更好地协调各事业部之间的关系,甚至可以同时利用若干个事业部的力量开发新产品。减轻企业总部的工作负荷;通过超事业部强化了对各事业部的统一领导和有效经营管理。但增加了需要配备的人员和支付的各项费用。超事业部制这种组织机构形式,对规模很大的企业尤为适宜。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含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