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送模式

什么是配送模式

配送模式是企业对配送所采用的基本战略和方式。它是指构成配送运动的诸要素的组合形态及其运动的标准形式,是适应经济进展需要并根据配送对象的性质、特点及工艺流程而相对固定的配送规律。

配送模式的分类

配送模式的分类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按配送的物品来划分,即划分为出产资料与生活资料的配送;另一种是按配送承担者来划分,即划分自营配送模式、共同配送模式和第三方配送模式。

1.按配送的物品划分的配送模式

(1)出产资料产品配送模式

出产资料是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的总称。在经营管理运作中,人们常常把出产资料分成两大类:工业品出产资料和农产品出产资料。这里所指的出产资料是指用于满足工作、交通、基本建设等需要的工业品出产资料,其中包含各种原料、材料、燃料、机电设备等。

一般来说,出产资料的消费量都比较大,从而运输量也比较大。从物流的角度看,有些出产资料是以散装或裸露方式流转的(如煤炭、水泥、木材等产品);有些则是以捆装和集装方式流转的(如金属材料、机电产品等);有些产品是经过初加工以后才供应给消费者使用(如木方、配煤、型煤等);也有些产品直接进入消费领域,中间不经过初加工历程。由于产品的性质和消费状况各异,其配送模式也迥然区别。从流程上看,出产资料配送模式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模式。

工序 储存 送货 作业
1)金属材料配送模式。 铸件 生活资料 运输 物资 需求量 配货

从图4中可以看到,金属材料配送存在着一种特殊状况:若配送品种单一,且数量较多的货物,流程中没有、也不需要安排分拣、配装等作业(或工序)。通常,配送车辆可以直接开到储货场实行装货、送货。由于金属材料的需求相对稳定,因此,在实践中,适宜采用计划配送的形式供货;同时,因金属材料的需求量大,并且带有连续性。所以,也适宜采用集团配送和定时、定量配送的形式向用户供货。

2)化工产品的配送模式。这是特殊产品(指出产资料产品)配送的典型模式。化工产品的种类繁多,有些产品无毒无害,有些产品则有毒有害。这里所指的化工产品是指单位时间内消耗大、有毒、有腐蚀性和有一定危险的化工产品,其中包含硫酸、盐酸、磷酸、烧碱、纯碱、树脂等。上述化工产品的共同特点是:活性强,区别种类的产品不能混装、混存,其装载运输和储存须使用特制的容器、设备和设施。

总体 配 送中心 小包装 接受

如上所述,很多用于工业出产的化工产品系有毒、有害物,因此,配送这类物资须配备专用的设施和设备(储存和运输设备)。此外,化工产品的配送只适宜由专业出产企业(化工企业)和专业流通企业(化轻企业)来组织。因用户不宣过多储存有毒、有害、有危险的物资,故采用定点、定量配送方式供货和计划配送方式供货是化工产品配送的紧要运作形式。

(2)生活资料产品配送模式

生活资料是用来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劳动产品,它包含供人类吃、穿、用的各种食品、饮料、衣物、用具和各种杂品。生活资料的品种、规格较之出产资料更为复杂,其需求变化也比出产资料要快,因此,生活资料的配送不但必须安排分拣、配货和配装等工艺(或工序),而且其作业难度也比较大。此外,就生活资料中的食品而言,有保鲜、保质期和卫生等质量要求,根据这一特点,一部分生活资料的配送流程中也包含加工工序。

1)日用小杂品配送模式。日用小杂品紧要是如下几类产品:小百货(包含服装、鞋帽、日用品等),小机电产品(如家用电器、仪器仪表和电工产品、轴承及小五金),图书和其他印刷品,无毒无害的化工产品和其他杂品。这类产品的共同特点是:有确定的包装,可以集装、混装和混载,产品的尺寸不大,可以成批存放在没有单元货格的现代化仓库中。

市场需求 理货 合理运输 标准化

从图7可以看出日用小杂品的配送作业工序比较齐全,但流程中没有加工工序。这是因为日用小杂品多为有包装物品,并且包装内的产品数量一般都不太多(即为小包装物品),故在这类产品的配 送中很少有流通加工环节出现。日用小杂品的配送常常要根据用户的临时需要来安排和组织,因而其配送量、配送路线和配送时间等很难固定下来。在现实生活中,往往都是采用“即时配送”形式和“多品种、少批量、多批次”配送的方式来向用户供货和发送货物。

2)食品配送模式。食品的种类很多,其形状各异,又都有保质、保鲜期。据此,食品配送有以下三种工艺流程。

备货作业
仓库

鲜菜、鲜果、鲜肉和水产品等保质期短的货物配送经常选用上述包含有加工工序的食品配送模式。而就加工工序的作业内容而言,紧要有以下几项:分装货物(将大包装改成小包装),货物分级等,去杂质(如蔬菜去根、鱼类去头和内脏),配制半成品等。食品配送特别要强调速度和保质。据此,在物流实践中,一般都采用定时配送、即时配送等形式向用户供货。

2.按配送的形式划分的配送模式

1)自营配送模式。自营配送模式是指企业物流配送的各个环节由企业自身筹建并组织经营管理,实现对企业内部及外部货物配送的模式,是目前出产流通或综合性企业(集团)所广泛采用的一种配送模式。企业(集团)通过独立组建配 送中心,实现内部各部门、厂、店的物品供应的配送。这种配送模式因为揉合了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意识”,形成了新型的“大而全”、“小而多”,从而造成了社会资源浪费;但是这种配送模式有利于企业供应、出产和销售的一体化作业,系统化程度相对较高,既可满足企业内部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的配送需要,又可满足企业对外实行市场拓展的需求。

较典型的企业(集团)内自营配送模式,就是连锁企业的配送。许多连锁企业或集团基本上都是通过组建自己的配 送中心,来完成对内部各场、店的统一采购、统一配送和统一结算的。

2)共同配送模式。共同配送是物流配送企业之间为了提高配送效率以及实现配送合理化所建立的一种功能互补的配送联合体。是一种物流配送经营企业之间为实现整体配送合理化,以互惠互利为原则,互相提给便利的物流配送服务的协作型配送模式,也是电子商务进展到目前为止最优的物流配送模式,包含配送的共同化、物流资源利用共同化、物流设施设备利用共同化以及物流经营管理共同化。共同配送模式是合理化配送的有效措施之一,是企业保持优势常在的至关重要的课题,是企业的横向联合、集约协调、求同存异和效益共享,有利于发挥集团型竞争优势的一种现代经营管理方式。

客户 服务
3)第三方配送模式。 物流产业 电子商务网站

第三方配送模式作为有着较新物流理念的产业正在逐步形成,在对企业的服务中逐步形成了一种战略关系。随着JIT经营管理方式的普及,无论是制造企业还是商业企业逐渐把配送业务交由相对独立的第三方实行经营管理。第三方配送企业根据采购方的小批量和多批次的要求,按照地域分布密集状况,决定供应方的取货顺序,并应用一系列的信息技术和物流技术,保证JIT取货和配货。跟其他配送模式区别,这种新型的物流配送模式紧要有以下特点。

1)拉动式(响应为基础)的经营模式。

2)小批量、多批次取货。

3)提高出产保障率,减少待料时间。

4)减少中间仓储搬运环节,做到“门对门”的服务,节约仓储费用和人力、物力。

5)产生最佳经济批量,从而降低运输成本。

6)通过GPS全球定位系统及信息反馈系统,保证了JIT运输及运输安全。

配送模式的选择

在当今我国市场经济进展中,极其需要创建配送业务平台,支撑商品流转,满足出产和消费需要。但是,配送新理念在我国的传播相当短暂,由于社会缺乏对配送的支持和投入,到目前为止尚未形成集约化和规模化的配送体系。因此,配送业务始终处于低谷时期,而需要配送的企业就显得苍白无力,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资源的浪费。如国内一些相当规模的连锁超市,虽然建立了内部配 送中心,并严格实行统一采购、统一进货及统一配送,各分销网点同时得到了满足。但从经济效益或利益角度解析,这是迫于一种无奈,最大潜能和效能远远没有发挥,始终充当“后勤兵”的角色。当然,这也是一种选择。

由于传统批发体制解体,使得相当的物流设施和设备、物流专业技术人员等资源闲置,在这种状况下,物流企业委曲求全,租赁资源,依靠承揽单项服务外包配送业务,实现经济利益,这也是一种选择。

社会化的中介型配送企业模式是一种地道的独立经济模式,其实质是一种规模经营模式,根据我国巨大出产能力和消费能力,社会化中介配送和共同配送两者模式将是我国未来经济进展的开放的巨大平台,这种平台是一种最好的选择。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含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