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对账

什么是银行对账

银行对账即银行存款清查,是指将银行存款日记账的账面余额与开户银行转来的对账单的余额实行核对,以查明账实是否相符。

银行存款日记账与开户银行转来的对账单不一致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双方或一方记账有错误,二是存在未达账项。银行对账是保证资金安全的最重要手段。

会计信息化方式下的银行对账

一、银行对账的实现原理

银行对账的作用在于通过将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记录与开户银行提给的银行对账单记录实行核对,找出所有的未达账项,并通过编制余额调节表使得调节后的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与调节后的银行对账单余额相符。在会计信息化方式下银行对账的实现原理如【图1】所示。

在账务子系统中对记账凭证实行记账时,将银行凭证所涉及的银行科目记录保存到银行未达账文件中;由用户输入银行对账单记录并保存到银行对账单文件中;将银行未达账文件与银行对账单文件实行核对,产生余额调节表。

二、银行对账的实施步骤及注意问题

在会计信息化方式下,企业实施银行对账时应遵循以下步骤。

1. 输入银行对账期初余额

为了保持银行对账的连续性,必须将对账启用日期时的银行对账期初余额输入到系统中,以便日后银行对账的正确实行。在此,必须要注意以下两点:

(1)正确理解银行对账启用日期的含义。银行对账的启用日期应该是最后一次手工对账的截止日期的次日。例如,某企业每月末与开户银行实行对账,如果从2005年3月份启用账务子系统银行对账的话,因为最后一次手工对账的截止日期是 2005年2月28日,所以银行对账的启用日期应该是2005年3月1日。

(2)正确理解银行对账期初余额的含义。银行对账期初余额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最后一次手工对账截止日期当日的银行对账单调整前余额和银行日记账调整前余额;二是至最后一次手工对账截止日期所有的未达账项。如在上例中,银行对账期初余额包含2005年2月28日银行对账单调整前余额、2005年 2月28日银行日记账调整前余额,以及至2005年2月28日所有的未达账项。应当确保调整后的银行对账单余额等于调整后的银行日记账余额。

2. 从开户银行获取当月银行对账单并输入系统

企业一般在每月末从开户银行取得银行对账单,取得银行对账单后应该将银行对账单记录逐条输入到系统中,以便系统实行银行对账。对于银行业务很多的企业而言,对账单的录入速度将成为制约银行对账整体效率的瓶颈。

3. 实行银行对账

系统一般提给自动对账和手工对账两种对账方式。在实行银行对账时,应该遵循以下方式和顺序。

(1)首先设置系统自动对账的依据及对账截止日期。自动对账一般可按金额方向相同、结算方式相同、票号相同等条件实行,只有设置好自动对账依据,才能够利用系统提给的自动对账功能实行自动对账。另外,当不能在银行对账单记录截止日及时实行银行对账的状况下,设置对账截止日期就显得格外重要了,如果设置不当,由于银行未达账截止日期和银行对账单截止日期区别,在实行自动对账时就可能会发生对账错误。假设企业每月月末与银行实行对账,银行对账单记录截止日期为每月月末。如果某月末未能及时对账,而转到下个月对账时,下个月月初至实际对账日企业发生的银行业务将全部被误认为是未达账项。因此,企业要对这一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为了正确对账,必须要正确设置对账截止日期。

(2)利用系统提给的自动对账功能实行自动对账。在信息化方式下,自动对账极大地减少了手工对账的工作量,是提高整体银行对账效率的关键环节,因此企业必须充分利用系统提给的自动对账功能。但是,自动对账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了,这一点企业必须要格外注意。因为自动对账并不能解决一切对账问题,它只能对银行未达账文件和银行对账单文件中一对一的记录实行核对,而对于一对多、多对一或多对多的状况则显得无能为力。例如,由于某种原因,对于企业记录的两笔银行存款支出,开户行可能将其合并记录为一条记录。如果这样的话,利用自动对账功能实行自动对账时,可能会将这3条记录全部作为未达账项看待。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含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