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系统风险

非系统危机的定义及特征

非系统危机又称非市场危机或可分散危机。是指只对某个行业或个别企业的证券产生影响的危机,它通常是由某一特殊的因素引起,与整个证券市场的价格不存在系统、全面的联系,而只对个别或少数证券的收益产生影响。是发生于个别企业的特有事件造成的危机,例如,企业的工人罢工,新产品开发失败,失去重要的销售合同,诉讼失败或宣告发现新矿藏,取得一个重要合同等.

非系统危机的紧要特征是:

1. 它是由特殊因素引起的,如企业的经营管理问题、上市企业的劳资问题等。

2.它只影响某些股票的收益。它是某一企业或行业特有的那部分危机。如房地产业股票,遇到房地产业不景气时就会出现景跌。

3.它可通过分散投入来加以消除。由于非系统危机属于个别危机,是由个别人、个别企业或个别行业等可控因素带来的,因此,股民可通过投入的多样化来化解非系统危机。

非系统危机的紧要形式

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是与企业筹集资金的方式有关的。我们通常通过观察一个企业的资本结构来估量该企业的股票的金融危机。资本结构中贷款和债券比重小的企业,其股票的金融危机低;贷款和债券比重大的企业,其股票的金融危机高。股份企业只有在支付了所有债务利息以及到期的本金之后,才能对股东支付股息。企业的销售产品和劳务所得的全部收入减去工资、折旧、材料等所有营业开支之后所剩余的部分,是企业的营业收入。从营业收入中再减去税款和必要的金融支出,例如支付给银行或其他债权人的利息,剩余部分才是可用于股息支付的收入。由于这一收入被用于股息支付,并且对于投入者对企业股票价格的判断影响很大,因此它的大小和易变程度在决定股东的收益率方面很重要。如果一个企业的全部资本都是通过发行股票筹集的,则它没有利息支出。而对于任何采用举债方式筹措部分资金的企业,由于必须支付利息,因此其营业收入的变动将引起股东净收入的更大变动。

可见,利息支出产生更加易变的净收入,从而将股东置于危机更大的处境之中。

降低金融危机的方式比较简单,只要购买债务较小的企业股票就行。然而,选择举债少的企业股票也有缺点,因为这些企业在经济扩张时期收益和股息的增加往往落后于那些将债务作为企业资本结构的一部分的企业,因此,金融危机的减少是以减少潜在的收益为代价的,股票投入者需要在这两者之间权衡。

经营危机

经营危机指的是由于企业的外部经营环境和条件以及内部经营管理方面的问题造成企业收入的变动而引起的股票投入者收益的不确定。经营危机的程度因企业而异,取决于企业的经营行为,某些行业的收入很容易变动,因而很难准确预测。由于企业的收益和现金流量是紧紧依赖于其收入,因此易变的收入将导致收益和现金流量的不确定。当企业收入突然下降时,由于普通股持有者在实行现金分配时排在最后,他们会遭受重大损失。与企业的债券持有者相比,普通股票持有者处于一个危机大得多的地位。当企业经营状况不妙,收入迅速下滑时,企业在支付债务利息和到期本金后,可用于支付股息的收益已所剩无几,从而导致股东们所得股息的减少或根本没有股息,与此同时,股票的市场价格一般也会随之降低,使股东们蒙受双重损失。

流动性危机

流动性危机指的是由于将资产变成现金方面的潜在困难而造成的投入者收益的不确定。一种股票在不作出大的价格让步的状况下卖出的困难越大,则拥有该种股票的流动性危机程度越大。在流通市场上交易的各种股票当中,流动性危机差异很大,有些股票极易脱手,市场可在与前一交易相同的价格水平上吸收大批量的该种股票交易。如美国的通用汽车企业、埃克森石油企业股票,每天成交成千上万手,表现出极大的流动性,这类股票,投入者可轻而易举地卖出,在价格上不引起任何波动。而另一些股票在投入者急着要将它们变现时,很难脱手,除非忍痛贱卖,在价格上作出很大牺牲。当投入者打算在一个没有什么买主的市场上将一种股票变现时,就会掉进流动性陷井。

操作性危机

在同一个证券市场上,对待同一家企业的股票,区别投入者投入的结果可能会出现截然区别的状况,有的盈利丰厚,有的亏损累累,这种差异很大程度上是因投入者区别的心理素质与心理状态、区别的判断标准、区别的操作技巧造成的。 由于这些原因造成的投入者投入收益的差异,称作操作性危机。操作性危机中最重要的是心理因素的影响。

股票投入决策是人的主观行为,客观因素无论怎样变化,最终都得由人来评判其是与非,决定是否参与及如何参与股票投入。如果说基本因素是从"质"的方面影响股票价格,市场因素是从"势"的方面影响股票价格,那么,心理因素可以说是影响股票市场价格水平的"人气"。我们可以把引起股票投入危机的心理因素归为两类:一类是市场主导心理倾向变化;一类是投入者个人心理倾向变化。

所谓市场主导心理倾向,是指一段时期内证券市场上大多数人对行情的看法。看法有时悲观,有时乐观,但只要一成气候,单个投入者往往会被卷入其中,即便这种"气候"是投机因素或谣言搅和起来的虚假现象也在所难免。在发育不成熟的市场上,个人投入者素质不高,市场一有风吹草动,大批散户就会捕风捉影,闻风而动,大量抛出或购入股票,形成"利好"或"利淡"的市场气氛。

个人投入者的心理因素内容比较复杂,比较典型的有"搏傻"心理、从众心理、贪婪心理、侥幸心理和赌徒心理等等。

产生非系统危机的原因

产生非系统危机的原因紧要是一些直接影响企业经营的因素,如上市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降低、产品产量、质量的下滑、市场份额的减少、技术装备和工艺水平的老化、原材料价格的提高以及个别上市企业发生了不可测的天灾人祸等等。这些事件的发生,导致上市企业经营利润的下降甚至发生亏损,从而引起股价的向下调整。如1996年中期年报公布时,某企业宣布其上半年每股股票的亏损在0.70元以上,从而导致了该只股票的狂跌,在很短的时间内,该股票的市价就下跌的一半。

非系统危机如上市企业摘牌危机、流动性危机、财务危机、信用危机、经营管理危机等,投入者可以通过制定证券投入组合将这种危机分散或转移。由于非系统危机是可以通过投入组合分散掉的危机,而系统危机不能通过投入组合规避,因此市场上所说的“高危机高收益”的危机只是针对系统危机而言,证券市场只是给高的系统危机以高收益的回报,对非系统危机则不予以弥补

对于中国证券市场的危机特性,近年有关人士已经有定量的解析结果。以沪市为例,1993年4月至1996年5月系统危机的比例值高达81.37%,远远高于美、英、加等发达国家市场的比例值20―30%,并进一步得出结论:单只股票的价格波动受市场整体影响非常大,且各个股票之间价值运动的相关性很大,导致收益率间的相关系数高达0.7左右,结果是市场齐涨齐跌的现象较明显。1997年以来,系统危机占总危机的比重逐年降低,分别为43.27%和27.5%。也就是说,根据投入组合理论,在非系统危机比例上升的状况下,可以通过投入多种股票的方式分散总体的投入危机。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含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