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公司

Google企业简介

Google企业(Google Inc.,NASDAQ:GOOG),是一家美国的上市企业(公有股份企业),于1998年9月7日以私有股份企业的型式创立,以设计并经营管理一个互联网搜索引擎;Google网站于1999年下半年启动;2004年8月19日,Google企业的股票在纳斯达克(Nasdaq)上市,成为公有股份企业。Google企业的总部称作“Googleplex”,位于美国加州圣克拉拉县的芒廷维尤。2006年,企业在全球有超过3,500名员工。在共创办人拉里·佩奇退下后,Novell企业的前任行政总裁,埃里克·施密特(Eric E. Schmidt)博士,成为了Google企业的行政总裁。

2006年4月12日,Google企业行政总裁埃里克·施密特在北京宣布该企业的全球中文名字为“谷歌”(有报道指出取义“丰收之歌”,如据此,该名的繁体中文应对应“穀歌”;不过亦有报道指出取义“山谷之歌”,如据此,该名的繁体中文则仍为“谷歌”)。同时,Google企业于2006年2月15日在 台湾地区登记之分企业取名为“美商科高国际有限企业”。此前,在一份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域名争议解决中心裁决书中,企业被称为“科高企业”。该企业亦拥有“谷歌.cn”、“谷歌.中国”、“咕果.com”(但不拥有“咕果.中国”及“咕果.企业”)等中文域名。尽管中文用户在除其英文名外更常称Google为“古狗”或“狗狗”,其中文域名“古狗.com”、“古狗.cn”、“古狗.中国”等均已被其他企业抢注。

此外,Google在北京的分企业曾使用“咕果”作为合约签订以及网络招聘的中文译名。北京时间(UTC+8)2006年4月17日凌晨1时左右,Google简体中文网站正式出现“谷歌”字样。Google中国对“谷歌”的解释是“播种与期待之歌,亦是收获与欢愉之歌”,并称此名称是经Google中国的全体员工投票选出。谷歌”发布不久,即遭到很多用户的批评。随后,部分中文用户发起反对“谷歌”的网上签名行为。但Google中国坚持使用“谷歌”作为正式名称,但在实际中仍然存在“谷歌”、“Google中国”混用的现象。

Google企业历史

Google搜索项目是由二名斯坦福大学的理学博士生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在1 996年早期建立的,他们开发了一个对网站之间的关系做精确解析为基础的搜寻引擎,他的使用结果上胜于当时使用的基本搜索技术。当时项目被称作BackRub因为系统需要检查backlinks(反向链接)去估计站点的重要性。

由于深信得到从其他高相关网站得到最多链接的网页一定是最有关的页面,Page和Brin决定把这作为他们研究的一部分实行测试,这为他们的搜寻引擎打下了基础。他们正式在1998年9月7日在位于加州Menlo Park的朋友的车库里建立了谷歌企业。在稍后搬到“Googleplex”之前的1999年二月,企业先搬进了加州的帕罗奥多大学街165号办公,那里是很多著名的硅谷新建立技术企业荟萃的地方。

Google搜索引擎以它简单,干净的页面设计和最有关的搜寻结果赢得了因特网使用者。广告被以关键字的形式出售,以便他们只对感兴趣是最终使用者出现,而且,为了要使页面设计不变而且快速,广告是以文本的形式出现的。这种以关键字卖广告概念本来是Overture开发的(即原来的Goto.com)。当大部份的网络企业倒下时,Google则一直安静地在稳步进展着并开始盈利。

2001年9月,Google的网页评级机制PageRank被授予了美国专利。专利正式地被颁发给斯坦福大学,Lawrence Page作为发明人列于文件中。

2003年2月,Google接管了Blogger的所有者Pyra实验室,一个主导Weblog网络服务的先锋。似乎这与Google的使命矛盾。然而,这实际上巩固了企业从blog发布改善Google新闻搜索的速度和其搜索相关性的能力。

2004年初的一个最高峰时期,通过它的网站及其客户网站如雅虎,美国在线和CNN,Google处理了万维网上的80%的搜寻请求。Google的份额在2004年2月跌落一些,因为雅虎放弃了Google的搜寻技术, 决定独力开发自己的搜索引擎。

Google做事的行为准则是拒绝邪恶的事物(No evil),他们的站点时常包含富有幽默感的特征,如他们的图标有选择的在特定时机内风趣的变化,还提给幻想或幽默的语言介面,如克林贡语(科幻电视剧《星际旅行》中克林贡人的语言)和Leet语,还有愚人节里企业的笑话。

很多人推测Google对于Yahoo!的反应是借由从Orkut,Gmail和Froogle搜集到的个人信息,Google下一步将会引入个性化搜索,事实上,在Google实验室网站里,有一个个性化的搜寻测试页面。

2005年7月19日,Google宣布将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

2005年12月20日,谷歌企业宣布斥资10亿美元收购互联网服务供应商“美国在线”5%的股权。

2006年10月,google企业以16.5亿美元,收购影音内容分享网站YouTube,是Google有史以来最大笔的并购。

2007年10月29日,Google企业在中国向二六五网络企业以约2千万美元的价格购得网域名称“g.cn”,成为史上最短的网域注册名称。

2011年8月15日,谷歌和摩托罗拉移动企业宣布,谷歌将以每股40.00美元现金收购摩托罗拉移动,总额约125亿美元,相比摩托罗拉移动股份的收盘价溢价了63%,双方董事会都已全票通过该交易。


Google名字由来

Google企业选用“Google”一词用来代表在互联网上可以获得的海量的资源。

“Google”一词源于单词“Googol” ,即10的100次幂,写出的形式为数字1后跟100个零。该词现在也可以用作动词,例如“google某物”的意思是在google搜索引擎上搜索“某物”这个关键词!

Googol是由美国数学家Edward Kasner九岁的侄子 Milton Sirotta 发明的,后来在数学家Edward Kasner和James Newman的著作《Mathematics and the Imagination》中被引用。Google企业采用这个词显示了企业想征服网上无穷无尽资料的雄心。Google企业没有采用Googol可能是因为版权的问题,而且当他们注册Google.com的时候,Googol.com已经被注册。

Google Logo诞生记

短短几年,Google 的 Logo 已经象 Nike 的挑勾和 NBC 的孔雀图案一样著名了。Ruth Kedar,Google Logo 的设计者,讲述了这个代表 Google 品牌的 Logo 的诞生。Kedar 和 Google 的两个创始人 Sergey Brin 与 Larry Page是在9年前通过他们共同的朋友在 Stanford 大学相识的,那时她是一个助教。Page 和 Brin 当时正为他们即将发布的搜索引擎的 Logo 犯愁,于是请 Kedar 帮设计个 Logo 原型。“那时我还不知道 Google 会象现在这样无处不在,也不知道它会如此成功” Kedar 说。

1使用的字体是 Adobe Garamond。一开始我就很清楚,他们要的是标志语(Logotype)而不仅仅是标志(Logo),Kedar 说。在第一版,Kedar 要让大部分文字保持原样以保留可读性,同时,在两个 O 字符上加入一些基础色与二维图案以显得好玩一些,图案的含义代表无穷与无限(和 Google 的含义暗合 - 译者),Kedar 说,Brin 和 Page 喜欢这个图案因为它看上去象个中国指套(Chinese Finger Trap - 身为中国人,我从没见过这种东西 - 译者)
2使用 Catull 字体。这次,Kedar 不再纠缠于两个O,而是将其中一个O实行变换,使之多纬化,这个设计最终造就了 Google 搜索结果页底部一长串O的创意。十字交叉线意味着目标和精确,Brin 和 Page 希望 Google 能和对手有十分清晰的区别,希望说服用户 Google 提给的搜索服务将终身受用。
3使用的字体为 ITC Leawood。“现在我再看这个设计,感觉 Google 去参加 Olympics 运动会去了”,Kedar 笑着说,“扣在一起的两个O 的寓意是包含着区别文化,区别国家的搜索结果。这个设计很智拙,那是我们当时所探索的东西。”
4使用的字体为 Catull。这个设计中所有字符均使用大写,带来一种更有力的感觉,通过更改字符大小和颜色,Kedar 仍为这个 Logo 带来一些活泼气氛。颜色并非以彩虹的色序排列,所以看上去有些出人意料。Kedar 说,这个设计的不足是显得太拥挤,他们喜欢那个放大镜和十字交叉线,但总体上却不怎么样。
5使用的字体为 Catull。这是上一个设计思想的重复,但 Kedar 去掉了那个十字交叉线,同时让那个放大镜不再透出底下的文字。她增加了一个微笑的嘴形,代表满意的搜索结果。首字符和尾字符的颜色相同,但中间有很多变化。Kedar 说,这也许寓意着 Google 在搜索结果上殊途同归。
6使用 ITC Leawood 字体。这个设计接近 Brin 最初的概念,使用 Leawood 字体,投影和阴影效果,Kedar 为这个 Logo 增加了三纬感觉,Logo 在干净的,大面积白色的搜索页上浮起。这个设计也引发了关于 Google 标志要使用多少颜色,以及多少渐变色的讨论。
7使用 Catull 字体。这是我们归于简单的开始。Kedar 解释道,我们的想法是,是否可以不拘泥于任何可认知的对象而获得一种活泼的感觉。通过将放大镜拿掉,Kedar 将 Logo 的寓意实行扩展,意味着 Google 将不仅仅是一个搜索引擎。通过对字符的边角和颜色的改变,Kedar 试图表明,Google 不是一个呆板的企业。
8使用 Catull 字体。Kedar 说,本来我们有更多颜色,但最终我们采用了基色,但并非按次序分布,我们将绿色放在 L 上,意味着我们并非默守陈规。
9使用了更为简单的sans-serif字体。谷歌名称中保留了4种配色——红、蓝、黄、绿。此次Logo调整适用于谷歌所有品牌产品,目的是让用户在最小尺寸屏幕上更为容易地识别出谷歌。


  • 北京时间2015年9月2日消息,据报道,谷歌正在改变其Logo和身份,以反映出以移动设备为中心的数字世界。

作为自1999年以来的最大调整之一,谷歌新Logo使用了更为简单的sans-serif字体。谷歌名称中保留了4种配色——红、蓝、黄、绿。此次Logo调整适用于谷歌所有品牌产品,目的是让用户在最小尺寸屏幕上更为容易地识别出谷歌。

谷歌在 博客上称,推出新Logo的努力始于今年初。当时,谷歌设计师齐聚纽约,展开了为期一周的Logo设计冲刺。谷歌的目标是:新Logo必须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得到很好展现,而且在多款产品上保持一致性,设计还得新颖。谷歌称,有几种设计方案并未达到标准。

sans-serif去除了字的笔画开始、结束的地方的装饰,实际上已经成为企业Logo的标准字体。雅虎在2013年推出的新Logo中并未使用衬线。苹果、惠普等其他企业的Logo也已多年不再使用衬线。

随着消费者越来越多地使用智能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以及其它设备访问视频、地图等数字服务,谷歌正在寻找新方式,确保其产品能够覆盖到移动用户。

Google(谷歌)的今天

  • 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
  • 员工超过10,600人,大部分为技术人员和工程师。
  • 全球上万的合作伙伴。
  • 约占85%全球互联网搜索份额。
  • 拥有全球数十万广告商。
  • 在全球超过20个国家设有40多个办公地点。
  • 共有158个国际域名,112种 界面语言。
  • Google(谷歌)是阿根廷、澳大利亚、比利时、巴西、加拿大、丹麦、法国、德国、印度、意大利、墨西哥、西班牙、瑞典、瑞士、英国和美国的头号搜索引擎
  • Google(谷歌)是互联网上五大最受欢迎的网站之一
  • 全球超过50%的Google(谷歌)点击量来自美国境外
  • Google(谷歌)每月全球唯一身份用户数为3亿8千万
  • Google(谷歌)可搜索到10亿张图片

Google(谷歌)的工作理念

  • 让员工做有挑战性及有热诚的事情。
  • 做有意义的事情
  • 影响世界上的每个人
  • 争取用演算法解决所有问题
  • 聘请优秀人才,并给他们自由空间
  • 勇于尝试新事物

Google(谷歌)的价值观

  • 永不满足,力求最佳
  • Google(谷歌)创始之一拉里·佩奇(Larry Page)指出:“完美的搜索引擎需要做到确解用户之意,切返用户之需”。就目前的搜索技术而言,我们仍然需要能过研究、开发和革新来实现这一长远目标。而Google(谷歌),正是致力于成为这一技术领域的开拓者。
  • 尽管Google(谷歌)已是全球公认的领导业界的搜索技术企业,但其目标是为所有信息搜寻者提给更优质的服务,无论用户是坐在美国波士顿的办公桌前、还是正在驾车穿越德国波恩、或是漫步在泰国曼谷的街头……

Google融资和IPO

Google的紧要投入者是投机资本企业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 Byers和Sequoia Capital。2003年10月,当讨论可能的IPO(初始公开募股)的时候,企业几乎有被微软占股或吞并的可能。

2004年1月,Google宣布雇用摩根士丹利和高盛证劵集团经营管理及IPO。集资额被估计(最高)达40亿美元。因为银行的牵涉,对于Google估计有120亿美元在市场上被销售资本化。

2004年4月29日,Google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为IPO申请了高达2,718,281,828美元的S-1表单( 2718281828和数学常数e有关)。有文件显示Google自从2001年以后的每年里都是赢利的,而且仅在2003年还从赚的9亿6180万美元中获利1亿560万美元。

2004年5月,Google正式地减少来自高盛证劵集团IPO,留下摩根士丹利和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做联合承保人。

在开始的短暂踌躇之后,Google在2004年8月19日首次公开募股的19,605,052股被以每份$85的价值出售。14,142,135股被Google筹得,5,462,917股卖给股东。销售上升到 16亿7000万元,其中大约12亿元在Google里。Google股票中的2亿7100万股在Google的掌控中。IPO给了Google超过 230亿美元的市场资本。大部份Google雇员立即变成了百万富翁。

Google目前在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下以股票代号GOOG实行交易。

Google企业产品和服务

Google搜索引擎

企业产品Google是全世界最受欢迎的搜索引擎,使用一种自创的称为PageRank™(网页级别)技术来索引网页,索引是由程序“Googlebot”执行的,它会定期地请求访问已知的网页新拷贝。页面更新愈快,Googlebot访问的也愈多。再通过在这些已知网页上的链接来发现新页面,并加入到数据库。索引数据库和网页缓存大小是以兆兆字节(terabyte)来衡量的。A culture has grown around the very popular search engine and the word to google has come to mean, "to search for something on Google."

由于Google已经成为最流行的搜索引擎之一,很多网站经营管理员十分热衷于跟踪他们网站的排名,并试图解释他们排名变化的原因。因此,现在已有不少网站提给服务,意图在一些高流量的讨论区内刻意加入商业网站的链接,从而使该网站在Google的排名提高。这种“发明”虽然的确有一定成效,但这种收取客户金钱,在第三者的讨论区上大卖广告,一方面对讨论区的读者做成困扰,也侵害了讨论区的商业利益;而这种做法也明显违反了商业道德。

Google已将大量先前的测试服务整合为搜索功能的一部分(如Google计算器)。在Google中搜索what is the answer to life, the universe and everything?(什么是生命,宇宙以及所有一切事物的答案?)将会得到智能化的搜索结果42。(这是著名科幻小说《银河系漫游指南》的情节,被释义为是人工智能达到一定高度的表现,即机器能释读人类的语言。)

Froogle

Froogle是Google2002年发布的是一个在线购物搜索引擎,可比较搜索到商品的价格及销售商等详细资料。2007年4月,Froogle更名为Google Product Search 。

Google Web API

Google Web API(网络应用程序接口或网络服务)是Google为注册的开发者提给的公共介面.使用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SOAP,简单对象访问协议),程序员可以依据Google搜索结果开发搜索服务和实行数据挖掘.同样的,网虫们也可以访问页面缓存然后对页面提出建议.

缺省的,一个开发者每天只能有1,000次搜索请求.这个程序仍然处于测试中.Google是很少的几个把其结果通过公共网络应用程序接口公开给大众的搜索引擎;Technorati是另外一个这样做的企业. Google这项服务的一些流行应用包含, Google Alert最新资料快报FindForward,它同时也是一个调查Google跳舞状况的工具,它监视著Google蜘蛛在万维网上的行为状况.

Google Book Search

2004年8月,Google开始提给一项名为Google Print的新服务,现已更名为Google Book Search。该工具可以在搜索页面提给由内容出版商提给的书本内容的搜索结果,并提给连向购买书本的网页以及内容相关广告。Google会限制可查阅书本的页数。 [7],不过有人已经发现破解方式。至2005年12月,该服务仍然处于Beta阶段。这个服务与A9.com提给的很类似。

2004年12月, Google扩展了Google Print的功能。[8] 其书本包含了一些著名大学和一些公共图书馆,包含密歇根大学,哈佛大学的Widener图书馆,斯坦福大学的格林图书馆),牛津大学的牛津大学图书馆以及纽约公共图书馆。根据这些大学图书馆和图书的出版状况,Google计划十年内将有约1500万本位于公共领域的书上线。

2005年11月17日,Google 将此服务更名为Google Book Search。

Gmail

2004年4月1日愚人节,Google宣布推出1GB空间的电子邮件服务Gmail,次年4月1日更是增加为2GB以上,并增加了多语言入口以及富文本编辑功能。这个 邮箱会利用广告词服务扫描邮件内容以显示特定的广告来营利。无论如何,最初发布的消息引发了业界的怀疑。Google的产品副主管Jonathan Rosenberg稍后向英国广播企业的新闻重申“我们对Gmail的发布是认真的。”

Gmail 邮箱拥有5000MB以上的存储空间。比起大部分其他免费的网络 邮箱服务都要大很多——例如,微软的Hotmail和雅虎 邮箱。为了回击Gmail,这两家企业稍后推出了 邮箱升级计划,Hotmail英文免费 邮箱将由2MB升级到5GB,雅虎免费 邮箱由4-6MB升级到 100MB,后来雅虎免费 邮箱更升级到1GB,到了后期雅虎甚至将信箱容量调整为无上限。其他的 邮箱服务提给商也紧跟其后,有一些 邮箱现在已经比 Gmail还要大了。

2004年8月25日,这项服务开始实行内部测试,公众不能自由注册。不管怎么样,一些Blogger用户还有收到已有的Gmail用户邀请的人已经可以使用他了。由于在类似swap的交换系统上Gmail邀请被人用钱和物品交换,Google后来改变了他的政策:不允许用钱来换Gmail邀请。2007年2月14日,Google结束了Gmail测试期,正式向公众开放注册。

有许多人批评Gmail的隐私策略/ 其中有很多是批评“残留的电子邮件拷贝可能会在我们的系统上保留一段时间,甚至是你把它从 邮箱里删除或是终止你的帐号后也是这样。”这一条款的。很多人相信这意味着Google会有意的永久存档已被删除的邮件副本。Google稍后宣称他们将“使用时将尽快地使合理有效的从我们的系统里删除信息”。然而,很多的批评仍然反对Google计划在 邮箱内添加自动扫描邮件的文本关联广告。

Gmail Notifier

Gmail Notifier是Google出品的用来检视Gmail 邮箱的软件。该软件能时时提醒用户新收到的电子邮件。

Blogger

2003年,Google接管了Pyra实验室及其Blogger服务。Google使得先前需要收费的一些功能对用户免费。

Blogger工具及服务,使得发布weblog变得更加简单。用户不需要书写任何代码或是安装任何软件和脚本。而且,用户可以自由的改变blog的设计方案。

Orkut

Orkut没有在Google的页面上被提及。Orkut是一个服务提给商,它由Google工程师们创建并维护。Orkut是一种社会性网络服务,在Orkut用户可以留下他们的个人或专业信息,创建与朋友之间的关系或者因为共有的兴趣爱好加入虚拟社团.

有传言说Orkut和Gmail是Google有效搜集他们用户信息计划的一部分,为了将来提给更好的个性化搜索。Google已经在Google实验室开始提给个性化搜索测试。

Google Notebook

Google Notebook是Google提给的一项服务,让使用者方便地储存及整理从网路上收集的资料,并且利用其共享功能让使用者将自己的笔记公开给其他人浏览。中文版于2007年4月正式推出。

Picasa

2004年7月13日,Google接管了Picasa企业软件的开发,Picasa软件可以经营管理共享数字图像。Picasa同时被整合进Google的Blogger内。现在它是免费的,而且提给对中文的全面支持。

Hello

Hello是Picasa企业的另外一个产品。它允许身处异地的朋友一同浏览图片或交换评论。它也是免费的。

Google的GBrowser浏览器

在Google注册“gbrowser.com”域名之后,很多人相信它计划开发一个万维网浏览器,用以与Internet Explorer竞争。执行主管们想秘密的开发浏览器。一个发言人暗示说,“Google可能再次发明浏览器技术。”Google雇佣了Adam Bosworth,他之前在微软工作并写了Internet Explorer,还有Joe Beda,他曾在微软工作七年并致力于开发下一代操作系统Vista 图形化介面(GUI)。最近,Firefox的项目负责人之一Ben Goodger也加入了谷歌企业。但是Google官方从来没有承认过任何Google的浏览器开发计划。

Google桌面搜索

2004年Google推出本地资源搜索工具,需要安装一个不到2M的程序在硬盘,便可通过桌面搜索搜索本地硬盘里的文档。支持的搜索内容包含:

  • Outlook Email
  • Outlook Express
  • Word
  • Excel
  • Powerpoint
  • Internet Explorer
  • AOL Instant Messenger
  • Netscape Mail/Thunderbird
  • 企业版还包含Lotus Notes Email
  • Netscape/Firefox/Mozilla
  • PDF
  • Music
  • Images
  • Video
  • QQ
  • MSN Messenger

通过使用插件,Google Desktop Search还可以支持任意一种文件,前提是,你必须有这种文件类型的插件(无论Google开发的、或是你自行开发的、或是第三方软件)。 Google桌面搜索推出后,Yahoo!、MSN以及一些中国大陆搜索网站也相继推出了桌面搜索工具。

之前据报Google正在开发一款下载工具,内部开发名称为Puffin,它可以搜索本地文件。Puffin似乎是为了迎战下一代微软视窗操作系统 Windows Vista中将提给的文件和网络搜寻能力而开发的—— Windows Vista中的这项功能将与Google的技术核心万维网搜索业务产生直接的竞争。

2004年下半年谷歌企业推出了这一桌面搜索工具,它的正式名称是Google Desktop Search,这个工具紧要用来通过关键字方式搜索安装了该软件的计算机硬盘上的MS Office和TXT文档。

2005年3月8日该软件英文正式版推出正式版,同时推出中文、韩文测试版。该英文正式版产品增加了众多功能,包含插件的使用。5月26日该软件推出中文正式版,支持QQ和MSN Messenger聊天记录搜索。Google Blog。该软件对中文的支持程度较微软和雅虎的桌面搜索工具更好且软件体积更小,速度也较其它软件快。

Google工具栏

Google工具栏是一个免费的IE插件。功能包含:在不打开Google网页的状况下随时搜索并查看相关页面信息;查看Google对网页的PageRank;阻止自动弹出窗口;自动填写表单;用区别颜色标识关键字。

有人指称使用它会带来安全危机,因为它会在无用户干预的状况下自动更新。

英语版的Google工具栏可以参与Google Compute计划,这是一个由美国斯坦福大学实行的帮助研究蛋白质折叠、误解、聚合及由此引起的相关疾病的分布式计算工程(参见Folding@home)。

其他浏览器,如Mozilla Firefox,Opera和Safari,有提给相同功能的内建搜寻工具。Mozilla Firefox还有一个专门的Google工具栏:Googlebar,它是被独立开发的,并不被Google或Mozilla Firefox开发者所支持。它在官方的Google工具栏上做了扩展,惟一没被取代的功能是Google PageRank™。Google功能也已经被苹果电脑的新操作系统OS X的Safari所内建。

2005年7月7日,Google推出官方Firefox版本工具栏的测试版, 同时也有多种语言版本可以选择. 该Firefox版本工具条提给了IE工具栏3Beta版包含的拼写检查、字词翻译和“自动链接”等新功能.

Google工具栏目前已经推出3.0版本, 其中紧要的新功能包含了拼写检查、字词翻译和“自动链接”。自动连接功能能在鼠标指向的相关超链接下显示相关信息,如鼠标指向一个ISBN号,则在下方就可以显示出Amason网上书店中这本书的相关信息。目前,该连接功能只适用于美国。最近。也有人批评该项创新功能是破坏了网页创建者的网页自主权。因为此项功能实际是通过修改原网页HTML代码实现。

Google Deskbar

2003年12月,Google启动了测试版的Google Deskbar,这是一个运行在Microsoft Windows系统任务栏上的搜索工具,而不必打开网页浏览器。它还可以搜索电评论,股票价格,在在线字典和辞典中查找某字词的释义,查找任何预定义的第三方网站(例如eBay或亚马逊网上书店)。Deskbar被很多人认为最强大的功能之一就是所谓的全局指令键(Ctrl+Alt+G),无论在任何文档中选择关键字后都可以直接实行搜索。

Google Web Accelerator

2005年5月4日,谷歌企业推出一款新的软件:Google Web Accelerator。它是一款为宽频连接设计的软体。该软体可以利用Google位于世界各地的服务器而加速网页的访问,其原理类似于破网软件,透过架设本地代理,把浏览器的连接请求通过此代理访问实现。与一般的破网软件区别的是,Google Web Accelerator会向 Google网站传送回诸如页面请求、临时cookies之类的数据,通过与位于Google服务器上的版本比对只下载更新的部分,而且因为一般访问Google网站较其他网站快,这也加快了网络访问。该软件更可以对经常访问的网页实行存档以加速访问。Google网页加速器可以利用Google全球的计算机网络的处理能力,提高网站的加载速度。还能够在向计算机发送前对网站数据实行压缩。Google的这一系统存储用户经常访问的网站的拷贝,并自动获取这些网站的新数据,当用户请求访问这些网站时,浏览器仅仅需要加载网站上更新的部分。

对于隐私问题,该软件不会访问任何https网站,也可以自定义某些网站不允许加速。Google 宣称不会搜集或转售个人信息。

该软件目前默认支持Mozilla Firefox和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对于其他浏览器需要手动配置代理服务器。

2005年5月8日,谷歌企业在中文网页上取消了该软件的下载。Google官方宣称原因是已经达到其服务器最大负载。但有人推测可能另有原因,例如因它类似破网软件的性质而不受中国政府欢迎。无论如何,Google虽然去除了下载连接,但软件没有删除。用户仍然可以通过或直接下载该软件。

目前,该软件在中国大陆的部分地区不能起到加速作用,估计是受到了网络封锁。

Google Earth

2005年6月30日,谷歌企业发布了Google Earth的β版,相信由先前的Keyhole演变而来。Google在UTC时间2005年7月1日再次暂停了该软件的下载。现在的Google Earth已经进展为三个区别版本的软件。2006年1月10日,Mac上的Google Earth发布。

Google Mars

3月13日,Google企业发布了称为Google Mars的网上服务,纪念天文学家罗威尔(Percival Lowell)的诞辰(1855年3月13日~1916年11月16日)。

Google Maps

Google Maps提给各种地图服务,包含局部详细的卫星照片。2005年6月20日,Google Maps的覆盖范围从原先的美国、英国及加拿大扩大为全球。在2006年底更加入 香港街道。

Google Moon

2005年7月20日,谷歌企业发布了称为Google Moon的网上服务,纪念阿波罗11号于1969年7月20日登月36周年。此服务以之前发布的Google Maps作基础,卫星数据则来自NASA。用家可使用Google Moon观看月球凹凸不平的表面地形,当把地图放到最大时,月球表面会变成一片芝士。

Google SketchUp

Google于2006年3月14日宣布收购3D绘图软体SketchUp及其开发企业@Last Software。SketchUp 是一套以简单易用著称的3D绘图软体,Google收购SketchUp是为了增强Google Earth的功能,让使用者可以利用SketchUp建造3D模型并放入Google Earth中,使得Google Earth所呈现的地图更具立体感、更接近真实世界。使用者更可以透过一个名叫Google 3D Warehouse的网站寻找与分享各式各样利用SketchUp建造3D模型。

Google网上论坛(新闻组)和Google图片搜索服务

Google维护著一个重要的新闻组存档,它被叫做Google网上论坛(即从前一个叫做DejaNews的独立网站)和一个 图像搜索服务(被叫做“Google图像”)。前者保存了几十年内几乎所有的新闻组帖子,后者的搜索则是以与图片相关的网页的文本,图片的标题为基础实行的,图片被以合理使用原则缓存进了Google服务器。

Google现在正在尝试一个新版的网上论坛服务(Google Group-beta),它除了增加新闻组投递功能外还有邮件列表功能,可以使用如类似Gmail这类的接口完成操作。

Google Group-beta 目前还存在一些未解决的缺陷。

Google新闻

Google有一个测试版的自动化新闻服务,2004年9月“Google新闻”包含有美国版、英国版、德国版、法国版、西班牙版、意大利版、新西兰版、印度版、澳洲版、 台湾版、韩国版、日本版、中国版和 香港版。为了公正客观没有偏见地报道任何新闻,Google新闻的产生是完全由电脑算法决定的,没有人类编辑参与其中。在2006年1月,中国版的“Google新闻”改名为“Google资讯”,内容都没有经过审查。后来,Google推出适合中国使用的Google.cn资讯版,但其中的内容就经过了审查。即使这样,也常在打开约30秒后访问中断。

该服务包含在过去30天内所含语言新闻网站上出现新闻的存档,区别的国家有区别数量的新闻来源;对于英语它包含大约4,500个新闻源,其他语言比较少一些。并且提给新闻的大约头200个字和一个指向全文的连接。一些需要先订阅才能阅读的网站;Google新闻标题中还会有明显的提示信息。

Google新闻提给搜索服务,结果可以以新闻发生日期(这样就不会再对新闻发生的时间感到困扰了)或相关性成类排序(也可以直接分类查看)。在英语版中,有一个可以选择对应国家的选项。

还可以使用关键字订阅Google新闻快讯。这样,当与关键字相关的新闻发生时,Google新闻会发出一封电子邮件通知订阅者。

2005年3月10日Google新闻增加了自定义功能,用户可以自己随意定义自己喜欢看的新闻,甚至区别语言的新闻也可以混和在一页内。这是网络新闻提给方式的一个重大革新。

Google新闻服务也可以按来自国家分别查看(跳转至#Google新闻地区连接)

Google网页目录

Google网页目录是一个包含了世界多种语言网页的目录集。在网页目录里面的网页内容一般不会被翻译为其他语言,而总是包含其语言在万维网中的内容的。

网页目录功能与网页搜索是集成的,当搜索网页时,相关网页在目录中的内容会以链接的形式在搜索结果中显现。点击链接就可以找到在同一个目录下相似网页或其它类似分类,这当你不确定到底要找什么时是非常有用的。当搜索范围涵括太广,使用网页目录可缩小搜索于指定范围。例如察看“中文/新闻/杂志”分类子目录,则可知道有哪些中文杂志有网页。网页目录可略去类似但无关的网页。如检索“大学”,将搜索范围设定“教学机构”分类,即可略去像“大学书城”、古书里“大学”、论语的内容.网页目录只包含经编辑群审核过网站。因为网页目录是在开放式目录(Open Directory)工程下运作的。网页重要性排列是网页级别技术及人工的结合。Google还可辨出常用重要网站,排放在目录前面(用粗体字标出)提升网页搜索效率并借由绿线长短表明网页评级。(参见 PageRank™)

Google Answers

2002年4月,Google启动了名为"Google Answers" 的新服务.Google Answers是传统搜索功能的扩展-用户不用自己搜索内容,他们请专家搜索然后付费.顾客问问题,并为问题提给一个相应的价钱,然后研究者们回答他们的问题.研究者们经历程序的筛选以测试他们的水平和交际能力.问题的价格从$2到$200不等;Google从中提取25%回扣,剩下的归研究者所有,他们还要付$0.50的列出费.一旦一个问题被回答了,它的答案对所有人就都可以免费浏览了.这个服务在2003年5月开始公共测试,但到2006年由于受到雅虎知识的影响,决定停止这项服务。

Google Talk

Google的即时聊天软件,于2005年8月24日发布。原先用户必须先拥有一个Gmail帐号才能登录并使用这个软件,但现在已经向所有用户开放。原本只有英文版,现在繁体及简体中文已经推出,功能还很简单。具备VoIP语音通话功能, 界面简单清新,安装文件不到900K。软件的设计思想是力求简洁,所以尚不具备文件传输和表情图片等功能(但在对话中发布“:)”等文字会被Gtalk软件以彩色显示,可见设计者想到了表情符号的功能)。2006年3月,Google Talk的文字聊天记录可以被保存在用户的Gmail账户里,并且Gmail用户可以在网页上使用Google Talk的部分聊天功能。

Google Pack

2006年1月6日,Google Pack在拉斯维加斯国际消费性电子展上宣布,将Google与非Google软件(如Adobe Reader、Norton Antivirus或Trillian)捆束到一个软件包中。用户可以自行选择要下载的软件,一次性下载所需要的全部软件。

Google Calendar

Google Calendar是Goolge企业的在线日历产品,2006年4月13日推出。

Google Analytics

Google推出的免费网站流量和数据统计服务。

Google Spreadsheets

Google的网页版试算表,类似微软的Excel。于2006年6月6日推出。Google Spreadsheets

Google Apps for Your Domain

2006年8月27日,Google企业宣布推出通过互联网提给电子邮件、即时网络通信及网络 电话、电子日历和网页制作等服务的软件平台Google Apps for Your Domain。该企业称,把这些过去单独提给的软件服务实行整合,可以满足客户在商业方面的基本需要。

Google Local

2005年9月5日,Google企业在中国推出本地搜索服务,连地址也本地化,Google 本地搜索:查找本地企业与服务。英文版是Google Local,到目前为止,Google Local已经在美国、英国、日本和加拿大开始运行,中国是GOOGLE开启这项服务的第五个国家,中文版是Google本地。为中国版google本地搜索提给地图的是一家国内的企业:mapabc

Google Scholar

2004年11月,Google发布"Google Scholar",这是一个学术文献资源搜索引擎. 搜索结果根据"相关性"排列, 这与Google网站使用的PageRank非常类似。2006年1月11日,Google企业宣布将Google学术搜索扩展至中文学术文献领域。

Google Special

这个搜索服务提给了包含美国政府,Linux,BSD, 麦金塔和微软四个特别领域的搜索服务

Google University

集中搜索大学的网页。

Google Wireless

Google 无线 可以让用户通过无线设备例如手机或者掌上电脑来搜索。

Google Video

2005年1月25日,Google企业推出Google Video服务,该服务可以通过Google网站搜索网络上的各种视频文件,或最近播出的电视节目。Google Video根据关键词提给相关的视频内容下载或播放连接,并提给视频内容的预览画面。目前该服务仍处于Beta测试阶段。在电视节目搜索方面,目前仅能搜索美国播出的电视节目。Google企业还推出了一款专用的视频文件上传软件,允许使用者将本机的视频文件上传到Google Video中。自从收购Youtube后,企业将Google Video资源整合到了前者。

Google Wi-Fi/Google Secure Access

2005年9月22日, Google开始提给 Google Wi-Fi下载——Google Secure Access(Beta),实际上它是一个VPN客户端,相当于虚拟拨号到google。Google Wi-Fi使用的协议是标准的,非技术用户也可以很容易的使用。这个软件的目标是提给安全的无线联网,启用后WiFi无线就会自动连接到Google的VPN服务器。据悉,使用该软件后,所有的互联网连接将经过加密传输,传到机器上之后再解密,从而实现了连接的安全性,使用者的IP也会变为美国IP地址,可以全面隐藏自己的真实IP。

虽然这款软件是google为无线WiFi上网的人们提给的安全工具软件。但PC用户也可以用它虚拟拨号到Google实现通过Google上网。所有通过 Google VPN 服务器(vpn.google.com)传送的数据都将加密。

这款软件同样是免费的。目前,Google企业声明该软件的服务器已经达到负载上限,对全球的用户暂停了该服务。在可见的将来此项服务仅在山景城可用。

Google 拼音输入法

Google的拼音输入法,亦叫作谷歌拼音输入法,于2007年4月4日推出。Google 拼音输入法推出后,即刻招到搜狗拼音输入法的质疑,称其盗用搜狗拼音输入法的词库,Google也在其Blog “Google 黑板报”上发布有关道歉声明。

YouTube

YouTube成立时间为2005年2月,提给视频短片共享服务,网站口号为“Broadcast Yourself”,是web2.0中的播客,其网站在短时间内迅速蹿红,成为当时Alexa全球排名第10位的网站。而且它的访问率在同类站点里占有60%以上的市场,超过了微软企业的MSN Video30%,Google Video10%。YouTube一般禁止用户上载有侵权与色情内容的短片。

Google企业负责人公开承认Google Video错失良机,无法和Youtube竞争。2006年10月,Google企业以16.5亿美元宣布收购YouTube,这是迄今为止Google企业花费最大的一笔收购,不过也有解析人士称Google企业不得不面对今后网友短片发布 知识产权保护相关的纠纷。

Google的信条

(一)座右铭:Don't be evil

Don’t be evil 这一点更类似于Google的教宗。

不作恶(Don’t be evil)是Google正式的企业座右铭及口号。Google员工保罗·布克海特在2000年年初的有关企业价值观会议上第一个建议采用此口号。布克海特,Gmail的创造者,曾说过:“想做的是一种,一旦推出,就很难再割舍的东西”(wanted something that, once you put it in there, would be hard to take out),并曾说:“这也多少影射了许多其他企业,特别是我们的竞争对手,在那时,我们看来,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是在掠夺用户。”(also a bit of a jab at a lot of the other companies, especially our competitors, who at the time, in our opinion, were kind of exploiting the users to some extent)当时这是Google的经营理念之一 。Google 2004年的首次公开募股的招股书(又名“S-1”),(Google创始人的一封信,后来被称为“不作恶的宣言”):

Google用户相信我们的系统,帮助他们作出重要决定:医疗、 金融和其他许多人。我们产生的搜索结果是我们知道的最好的,是无偏见和客观的,我们不接受一些人列入Google搜索结果或更更新更加频繁的请求付款。我们还努力工作,使显示的广告与搜索结果有关,并清楚标明它。这是类似于经营有方的报纸,广告清晰,文章不受广告商的付款限制。我们认为它是重要的是每个人都能够访问到最好的信息和研究,不仅是人支付时,才能看到的信息。

现在很多企业有“道德守则”来规范他们的行为,Google声称“不作恶”已经成为他们的身份和他们自称的核心价值观念的核心支柱之一。“不作恶”组成了Google核心价值观的第六点:“做正确的事:不恶。我们所做的一切都诚实和正直。我们的经营做法无可非议。我们做好事来赚钱。

Google在成立之初几年就立下了以下十大信条:

1、以用户为中心,其他一切自然水到渠成。

自创建伊始,Google就一直以提给最佳用户体验为宗旨。无论是设计全新的网络浏览器,还是更换首页外观,我们都非常用心地确保最终的结果能够很好地满足用户需求,而不是为了实现企业自身的目标和经济利益。我们的首页 界面简单明了,网页加载速度非常快。我们从不对外出售搜索结果中的展示位置。对于广告,我们不仅清楚地将它们标记出来,而且广告内容也会与搜索相关,从而确保广告不会分散用户的注意力。在开发新的工具和应用时,我们秉承这样一种理念:设计出来的产品应该非常出色,而不会让用户产生“这个产品应该这样或者那样设计”的想法。

2、专心将一件事做到极致。

Google以搜索起家,而搜索也一直是我们的核心业务。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研究队伍之一,可以心无旁骛地攻克搜索方面的难题,我们知道自己擅长什么,也知道如何可以做得更好。由于要不断应对各种棘手状况,Google已深谙复杂难题的解决之道。我们的服务已让上百万用户能够方便快捷地找到所需信息,但我们不断探索、追求更高境界的脚步不会停歇。我们为不断地改进搜索服务所做的投入,也有助于我们将掌握到的知识和技术应用于Gmail和Google地图等新产品。我们希望将搜索所蕴含的无限力量应用于未曾探索过的领域,并帮助用户在生活中更多地获取和使用越来越丰富的信息。

3、越快越好。

我们很清楚,您的时间非常宝贵,因此,当在网络上寻找某个问题的答案时,您一定希望瞬间就能找到,而我们的目标就是满足您的这些需求。我们的目标是让用户尽快离开我们的网站 - 世界上大概只有Google能这么说。我们不断精简网页并提高服务环境的效率,一次次地打破自己创造的速度纪录,现在的搜索结果响应时间平均只有几分之一秒。我们推出的每款新产品都非常注重速度,无论是移动应用还是Google Chrome(一种足以跟上现代网络速度的高速浏览器)都是如此。我们将继续努力提高所有产品的运行速度。

4、网络上也讲民主。

Google搜索之所以能快速找到相关信息,是因为它依赖于上百万在网站上发布链接的用户,是他们帮助我们判断有哪些其他网站提给了有价值的内容。在评估每个网页的重要性时,我们采用了200多种指标以及大量的技术,其中包含我们的专利算法PageRank?,它可以解析出哪些网站被网络中的其他网页“票选”为最佳信息来源。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这种方式也会越来越完善,因为每个新网站在提给信息的同时,也是另一张待统计的“选票”。秉承同样的民主精神,我们积极从事开放源代码软件的开发,集众多编程人员的努力和创意,不断推出各种创新产品。

5、信息随时随地可得。

现在,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移动设备,因为他们希望随时随地获得所需的信息。我们不断开发新的移动服务技术,推出新的移动服务解决方案,希望帮助全球用户在自己的手机上执行各种各样的任务,从查看电子邮件和日历行为到观看视频,不一而足,更不用说在手机上通过多种区别的方式使用Google搜索功能了。此外,我们希望通过Android激发更强的创新意识,为全球移动用户谋福利。Android是一个免费的开放源代码移动平台,它将开放性这一让互联网大获成功的因素带入了移动世界。Android不仅能使消费者受益,让他们拥有更多选择余地并享受更富创意的移动体验,也为运营商、制造商和开发者创造了营收机会。

6、赚钱不必作恶。

作为一家企业,Google有两个收入来源:一是向其他企业提给搜索技术,另一个则是向广告客户提给在我们的网站上和网络中的其他网站上投放广告的服务。在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广告客户使用AdWords推广他们的产品;无数发布商通过AdSense计划投放与自己网站内容相关的广告。为了确保最终能够服务所有用户(无论他们是否属于广告客户),我们针对我们的广告计划和实际做法制定了一系列指导原则:

除非广告内容与搜索结果页的内容相关,否则,就不能出现在我们的搜索结果页上。我们坚信,只有广告与您要查找的内容相关时,它提给的信息对您来说才算有用。因此,您可能会发现,执行某些搜索后看不到任何广告。

我们相信,广告即使不“喧哗夺宠”也能取得应有的效果。所以,我们拒绝弹出式广告,因为这种广告会妨碍用户浏览所请求的内容。我们还发现,如果文字广告与受众高度相关,则点击率就会远远高于随机显示的广告。任何广告客户(无论规模大小)都可以从这种针对性极强的广告媒介中受益。

在Google上投放的广告总是明确地标记为“赞助商链接”,因此,这些广告不会影响搜索结果的真实性。我们绝对不会通过操纵排名的方式,将我们的合作伙伴放在搜索结果中排名靠前的位置,另外,也没有任何人可以购买到更高的PageRank。我们的用户信任Google的客观性,我们绝不会为任何短期利益去破坏这份信任。

7、信息无极限。

当Google索引中的互联网HTML网页数量超过其他任何搜索服务时,我们的工程师便会将精力转到那些不那么唾手可得的信息上。有时我们只需将新的数据库集成到搜索中即可(例如添加 电话号码和地址查询、添加商家目录),但有时还需要付出更多富于创造性的努力(例如增加更多的搜索功能,包含新闻存档搜索、专利搜索、学术期刊搜索以及对数十亿张图片和数百万种图书的搜索)。我们的研究人员会继续研究如何将世界上所有的信息提给给有需要的人们。

8、信息需求无国界。

我们的企业是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成立的,但我们的目标是帮助全世界使用各种语言的人获取信息。为此,我们在60多个国家/地区设立了办事处,拥有180多个互联网域名,我们为生活在美国境外的用户提给的搜索结果量占总搜索结果量的一半还多。我们提给130多种语言的Google搜索 界面,能让用户将搜索结果限制为以他们自己的语言撰写的内容;对于Google的其他应用和产品,我们也希望推出尽可能多的语言版本和可使用的形式。有了我们的翻译工具,哪怕内容是用地球另一端您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含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